晋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化省校合作新政策在我市引发强烈反响人 [复制链接]

1#

「本文来源:晋中晚报」

祁县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就科研转化、产业升级进行洽谈;

寿阳·中国矿业大学战略合作基地启动,携手共建全球首个5G智慧矿井;

平遥县与浙江大学等8所高校集中签约;

……

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大手笔的“人才新*”,向全国高校和优秀人才抛出“橄榄枝”,促成了一次次人才与机遇的“拥抱”、科研与产业的“联姻”,奏响了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人才新*”在我市如何推进?反响如何?本期,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去听,去看——

安排部署:引育人才筑“凤巢”

深化省校合作是省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引育一流人才的关键之举。按照省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具体部署,我市把深化省校合作作为重大*治任务、作为晋中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紧紧抓在手上,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高位推动,专班推进。全省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紧步快行、狠抓落实,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组,组建省校合作工作服务中心,“12大基地”一个基地一套方案、一名市级领导牵头、一个专班推进,精细化闭环推进。

优化*策,细化措施。围绕“立足晋中、服务全省”,提出“对标全国一流”目标,我市拿出4项硬*策,保障“12大基地”建设。在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4所对接院校设立对接工作站,市财*给予每个工作站万元工作经费;大学生实习实训补贴在省级每人每月0元的基础上,市财*再补元,达到每人每月元;在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再新建、筹集套人才公寓;驻晋中高校、服务晋中的人才,也可享受晋中人才*策。同时,初步拟定了“12大基地”分方案。

上下联动,内外互动。既招“婿”又留“儿”,我市调动全市域资源力量,积极推进省校合作战略在晋中落地见效。短短1个月,我市与36所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已落地市校合作项目37个,正在洽谈合作项目43个。其中,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与寿阳县签订“特优”农产品直供基地协议,北京交通大学与祁县中学、昔阳中学签订优质生源基地共建协议。同时,“12大基地”已接收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的实习实训学生15批(次)名,武汉大学等高校的晋商文化研学学生5批(次)名,并签订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共建协议3项,新增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优质生源基地10个,达成意向26个。各大高校纷至沓来,为深化市校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闫晓媛)

高校反馈:强化互动促共赢

高校是人才荟萃之地,也是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

“希望我们共同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样板典范,共同谱写校地双方合作共赢的新篇章。”7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面对祁县深化县校合作对接洽谈团队一行人,院长王宏新对深化省校合作表现出浓厚兴趣。

按照省委《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我市积极响应、主动作为,“走出去”推动晋中与全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促进人才共享、互利共赢。围绕“12大基地”建设展开的招才引智“大动作”,受到全国各大高校的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