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巾帼竞芳展风采为省级五好家庭点赞山西 [复制链接]

1#
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yushiels.com/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幸福生活的港湾,也是事业成功的根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优良的家风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请跟随小编走近这些家庭、认识这些家庭,一起停靠幸福港湾,品尝幸福源泉,破解幸福密码!1.左权县孙海兵家庭多年来,孙海兵家庭和睦温馨、尊老爱幼,与邻里团结融洽。一个相亲相爱的家。在这个家庭里,孙海兵夫妻二人虽然有着不同的性格、生长环境和志向兴趣,但彼此互敬互爱,坦诚相待,凡事能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坚持用宽容、温情来化解摩擦。一个尊老爱幼的家。孙海兵夫妇有一双儿女,但他们始终同年过七旬的母亲居住在一起;母亲多病缠身,为此他和妻子都学会了一些基本护理技术,共同承担照顾母亲的责任。一个充满爱心的家。夫妻俩在当地有着非常好的口碑,他们秉持真心待人、热心助人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主动帮忙。2.祁县杨宝建家庭杨宝建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妻子是水利局的一名普通员工,宝贝儿子是一名高中学生。这个普普通通的小家庭,夫妻相敬,长幼情深,是大家眼中公认的幸福、和谐、文明之家。年,他加入了纯公益民间救援组织——祁县蓝天救援队。在各类事故救援中,总是身先士卒,指挥有方,措施得当。而这受人敬仰的背后,是妻儿的鼎力支持。这个极具正能量的小家庭,是有着良好的家风传承。他的妻子与公公、公婆相处非常融洽。一次,公婆不慎从高处摔下,腰部骨折。为了不影响丈夫工作,妻子主动承担伺候老人的担子,一边照顾襁褓中的孩子,一边悉心照料病床中的婆婆,无怨无悔。杨宝建家庭和谐融洽、相互扶持、相互成就的好家风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杨宝建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大爱之举更值得全社会传颂。3.寿阳县安美霞家庭安美霞和安永生是一对80后的小夫妻,夫妻俩孝敬老人、疼爱孩子、勤俭持家,勤勤恳恳地过着小日子。年秋收时,丈夫由于机器操作不当导致意外受伤。安美霞除了要承受丈夫受伤的悲痛,还得肩负起照顾丈夫、公婆和孩子的重担。为了让丈夫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她给丈夫报了技能培训班,经过学习之后,丈夫信心满满地想创业。他们开始精心计划养牛事业,目前已小有成就。年,安美霞当选贾家庄村村委主任。村里和家里一堆事情,很是繁忙,可是她的脸上时刻带着笑容,志愿者队伍进村服务、举办庙会、组织村民进行技能培训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瘦弱的肩膀撑起了村里和家里的一片天地,带领全村妇女劳动致富。安美霞一家人加入了卡卡公益协会,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村民和邻里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是名副其实的“五好家庭”。4.太谷区杜转琴家庭杜转琴家庭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夫妻俩有两个儿子,均已成家,一家人和睦相处,热心助人,深受村民好评。年,杜转琴和村里大部分农户都种上了蔬菜,由于销售渠道不畅通,广大菜农辛苦种植的菜经常卖不出去。杜转琴和丈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想方设法跑阳泉、石家庄为菜农招引客户,终于解决了卖菜难的问题。90年代初,村内养殖业由于销售体制不健全,销售成了一大问题。她和丈夫了解情况后,决定为农民兄弟解决实际困难,在全村第一户安装了程控电话,积极联系客户,东奔西走,为养殖户牵线搭桥,解决燃眉之急。杜转琴身为妻子、母亲、媳妇,身上肩负多重重任。公婆在世时,她们相处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争吵。婆婆生病住院,她白天陪丈夫卖菜,医院看护服侍,帮婆婆擦背洗脚,任劳任怨。她也教育孩子们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动员家庭成员为灾区捐款捐物。作为村妇联主席、村委成员,时刻把村民的事情放在心上。为丰富妇女业余生活,自己出资元组建威风锣鼓队。杜转琴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她觉得自己能有今天是国家的政策好,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会继续发扬良好家风,争做最美家庭。5.昔阳县韩晓莎家庭韩晓莎是万寿小区的一名居民,她一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带领她的家庭为和谐社会贡献着家庭之力。现在,韩晓莎和丈夫已经退休,不仅没有养尊处优,反而更竭尽所能投入到公益事业中。多年来,他们时刻牵挂生活困难的群众,为帮贫济困、公益事业等活动捐款已达3万余元。特别是在听说有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时,主动用退休金资助这些学生,目前全额资助困难学生20余个。年汶川大地震,他们立马将手头积攒的几千元钱捐到灾区。后来的玉树地震、东南亚海啸,夫妻俩更是捐款捐物,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甚至是外国人。韩晓莎的子女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努力工作,都是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我会带领一家老小,一如既往地热心公益、奉献社会,把好家风传承下去,为社会和谐贡献绵薄之力。”这就是韩晓莎的家庭。6.介休市晋剑雄家庭晋剑雄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干部,在基层工作8年,他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带领家庭在普通而又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的平凡之路,在走过千家万户路上的坏鞋里。刚进社区工作时,每天走路爬楼,走坏了好几双鞋,走遍了辖区的大街小巷。为了早日摸清居民情况,他常利用休息时间工作。孤寡老人的冷暖疾病,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社区的大事小情,他都一一挂在心上。他的热忱之心,在淋湿过倾盆大雨的外套里。每逢大雨,南门桥下排水不畅,积水很大。每到这时,他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冲向雨情现场。遇到下水井盖冲飞,他及时找来警示物放置提醒过往车辆和人群。他的和蔼亲近,在每一杯走访关怀的热茶里。支部党员六成以上都是60岁以上老党员,每年他都要到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家中,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帮他们做家务。这就是把平凡干成非凡的晋剑雄,发扬好家风、弘扬优良美德,他会一直坚持下去。7.灵石县马秋梅家庭马秋梅同志有一个相敬相爱、和谐进取的家庭。结婚25年以来与丈夫孝敬老人、教子有方、善待邻里,是一个崇尚文明的和睦之家,深受好评。以德育人,科学教子。夫妻俩深刻地认识到,父母亲对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通过亲子沟通培养子女爱的感情,同时巧妙将人生观、道德观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夫妻二人和睦相处、敬老爱幼,在精神生活上给婆婆及父亲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晚年之福。只要有时间就陪伴婆婆,关心父亲,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家风优良,热心公益。工作以来,每年都会主动帮助身边的贫困家庭。在夫妻二人的言传身教下,儿子也拿出自己的奖学金,从年开始与父母共同资助着2名贫困家庭学生。夫妻尊重,互相支持。夫妻二人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互敬互爱,事业上互相鼓励支持,是一个为社会带来正能量的好家庭。8.榆次区张娟家庭张娟既是单位的顶梁柱,也是疼爱丈夫的好妻子、孝敬父母公婆的好女儿儿媳、关心儿子的好妈妈。多年来,张娟家庭以爱为核心,以事业为追求,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和谐之家的颂歌。她的丈夫在调查队工作经常下乡,她始终支持丈夫的事业,从不让丈夫因家庭事务分心工作。正是由于她的辛勤付出,丈夫的工作得到所在单位认可和肯定,多次获得系统内全省先进个人。她结婚后即同公婆居住在一起,这在年轻人家庭中是少见的。随着公婆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老,各种疾病缠身且自己母亲也身患多种慢性病,不管是公公还是自己母亲患病住院和出院保养,她都忙前忙后,把家中的老人照顾地无微不至。张娟不仅把工作做得风生水起,把整个家庭也经营得有模有样、井井有条。现在孩子也学习父母,主动分担家务,给长辈端饭、洗碗、拖地,形成了争相尽孝的良好家风。十五年来他们一家互敬互爱,亲朋好友都羡慕这个好家庭。9.榆社县郝建香家庭善孝公婆,传承中华美德。夫妇俩排行老大,孝敬老人,赡养公婆,首当其冲。老大的言行举止,不仅影响兄弟姐妹,更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为了让丈夫有更多的精力工作,郝建香独揽伺候瘫痪在床的婆婆和年迈的公公。不仅把婆婆照顾到位,把家操持地也仅仅有条。亲邻近友,关怀事无巨细。郝建香从事妇女工作和矛盾调解员多年,古道热肠。婆媳关系紧张,出面调解的是她;小妯娌打架,出面劝和调停的是她;邻家孩子上学无钱,帮忙筹措的是她;宣称政策,走家串户的是她。勤细操持,成就儿女学业。本身家境就贫寒的夫妇俩,不仅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还得照顾好娘家、婆家的兄弟姐妹。在“家穷志不穷”“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子女们个个成材。在她家正墙张贴满满的“奖状”“荣誉证”,见证其供给子女上学的艰辛,也彰显子女成材收获的幸福满满。10.平遥县胡亚丽家庭胡亚丽家庭虽然在经济上不是大富大贵,但优良家风在时时刻刻地无限传承。喜送书箱,夫唱妇随。年轻喜结连理之时,父母亲给她的嫁妆不是金银首饰,也不是当时的“三大件”,而是一箱箱改变她命运的书籍。因为她父母深知:知识就是力量!拾金不昧,享誉全省。年,她丈夫王晓峰在参加平遥县教育局组织的晋祠灯展活动中,拾到了四千五百元并交还失主。教育系统、《山西日报》《晋中日报》等对此事进行了表扬与报道。孝顺父母,乐助亲友。宁可自己吃万般苦,也不愿父母和亲友受丝毫委屈。年,她被评为“晋中市尊老爱老女明星”。平日里,夫妇俩时刻牢记父母的谆谆教导,与邻里和睦相处,一直是礼让三分,不怕吃亏。胡亚丽他们一家多年来风雨同舟、休戚与共,她表示要以此为起点,带领全家人继续拼搏,传承好家风!学习先进家庭,感悟优良家风,传承中华美德。他们为广大家庭树立了榜样,让我们一起行动,以小家带动大家,践行良好家风,争做模范家庭,为构建文明晋中贡献家庭之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