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参观平遥乔家王家大院之前,提前做做功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山西的旅游主要分为几大板块,晋北地区佛教文化游,晋南地区黄河文化游、根祖文化游,晋中地区晋商文化游、大院文化游。

晋中的大院很多,乔家大院、常家庄园、王家大院、三多堂、渠家大院等,这些大院都是以晋商为主题的,包括平遥古城也是一样以晋商为主题。

所以在参观这些景点之前,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晋商文化,之后参观的时候才能看出其中的精髓,而不单单觉得它们只是一些古建筑那么简单,那些大院里融入了他们几百年的光辉历程以及血泪心酸史。

明清时期的山西商人被称为晋商,最早的晋商是盐商,它的起源要追溯到明朝“开中制”的实行。

明朝建立政权之后,元蒙残余势力经常伺机而动,扰乱边疆,想把政权重新夺回去,所以朱元璋封自己的九个儿子为九大塞王,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北部边防线上设立了九边重镇,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和甘肃镇。驻扎了几十万军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消费区。

朝廷一开始规定军队驻扎在哪个镇就由当地百姓提供物资,时间长了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个时候便实行了“开中制”,开中制的规则是鼓励商人运送粮食到边疆地区,以运送来的粮食来换取“盐引”,这样就拥有了食盐的经营权。

古代盐是控在官方手中的,开中制一实行,山西商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山西的北部有大同镇,南边运城解州有古老的盐池,他们便开始运送粮食到边疆地区拿上盐引之后开始做盐的生意。

古西口

春秋时期管仲曾说过“十口之家,十人食盐。五口之家,五人食盐。无盐尔,饿死而肿。”盐是老百姓的必需品,盐是暴利,于是第一批的晋商是做盐的生意而发家的。

一首山西民歌《走西口》唱遍大江南北,歌声道尽了留守妇女的凄楚与无奈。清代山西自然灾害频繁,土地贫瘠,很多青壮年就去口外讨生活,也有一些人是为了闯出一片天地也去了口外。西口是山西和内蒙的交界县右玉县的杀虎口。

很多人到了口外,开始做小本生意,比如磨豆腐、生豆芽、赶骆驼搞运输等。慢慢做大经营的范围便广了,上至绸缎布匹,下至粮食杂物应有尽有,晋商做生意讲究诚信,讲究个“义”字,这也是为什么晋商能做大的根本原因。生意做大了就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分店,这也是现代连锁店的最初形式。

晋商的生意慢慢做进了草原深处,这些商人成了“旅蒙”商人,盐、布匹、铁器、茶叶……在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和草原人做生意的,牧民没有钱来买东西,就拿物资来交换。旅蒙的过程中,晋商接触到了满清的王族权贵,满清入关之后,晋商便被封为“皇商”开始为皇宫提供物资,国家的粮草军需……

晋商的生意越做越大,清道光年间,山西商号达到了四万多户,晋商的足迹走遍天下,并且辐射到日本、朝鲜、韩国,最远越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首都伦敦。

发了家的晋商,便回来山西老家盖房子以光宗耀祖,于是一座座大院子盖起来了,乔家大院、常家庄园、渠家大院……所以去这些景点参观之前呀,了解一下晋商,这些大院就不单单是冷冰冰的大院子而已了。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