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方法好 http://www.zherpaint.com/m/过去逃荒时,山东人常选择前往关外,俗称“闯关东”。而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的人,则更倾向于前往山西。自我记事起,村里常流传着谁家长辈去山西谋生,或在山西定居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听过便罢,未曾深思。然而,当我因故需离家生活时,山西却意外地成为了我唯一的选择。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因年轻而迷茫,又因文化水平有限,目光短浅。潜意识里认为,既然过去的人能在山西生存下去,我也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踏上了前往山西的旅程,目的地是晋中地区的一个矿产丰富的小县城。
县城的名字暂且不提,那里铁矿、煤矿、铝矿、镁矿等资源丰富。我曾幻想着,到了那里随便找份工作,就能养活自己。然而,现实远比想象复杂。工作并非仅靠勤劳就能胜任,更需要有眼力劲,知道何时何地该做什么。
我便是那种缺乏工作天赋的人,常常在大家忙碌时不知所措,只能原地转圈,装作很忙的样子。这样的我,自然无法被长期雇佣。我最后的一份工作是在山里打铁矿,那时私人小铁矿遍布山野。挖出的矿石通过绞车运出。但我这种缺乏眼力劲的人,既不适合下矿口,也不适合推车。下矿口需要极高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推车则需要在绞车拉动钢丝绳的同时,人在后面推动铁车,这对我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
我曾体验过一种艰辛的工作,那就是在矿井下操作铁车。当铁车装满后,我需两手紧拉,弯腰掌握方向,同时跟上绞车的速度。这种工作对我来说,难度之大,简直超乎想象。
我亲眼目睹过因疏忽而引发的惨剧:有人被钢丝绳缠住,铁车翻起,将他们压在矿顶之下,情景令人不忍直视。
相比之下,最简单的任务就是在上面操作机器,只需盯着绞盘,按动开关。但即便如此,我也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我要时刻注意钢丝绳的动态,无论它抖动还是笔直,都关乎着推车人的安全。这绝非儿戏。
我曾尝试操作机器,但险些酿成大祸。最终,我离开深山,前往县城,希望能找到适合我的工作。由于没有收入,我陷入了极度贫困之中。当时的穷困,使我甚至开始食用灰灰菜这种野菜。
在县城附近的山上,我发现了一片灰灰菜地。我将其采摘回来,变着法地食用——煮、蒸、炒、调。天天如此,我甚至看到灰灰菜就感到恶心。而且,过量食用这种野菜对眼睛有害。在年,当全国人民都过着幸福生活的时候,我差点因贫困而饿死。
我曾自嘲为“蠢材”,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两位好心人。他们是河北魏县人,在县城经营废品站。他们建议我从事废品回收工作。起初,我觉得这有些难为情,但他们告诉我,生存才是最重要的。我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但苦于没有本钱。他们慷慨地借给我一杆秤、一辆柴油三轮和五百块钱。后来,我用这些工具赚取了足够的钱,换了辆新车。而他们回收了我的柴油三轮,并给了我八百块钱作为回收费用。
“我赚了六百元。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对善良的夫妇。最初,我甚至不知道换挡时需要踩离合,总是硬挂硬摘,结果经常把三轮车憋熄火。是他们耐心地教我开车。
那段时间,我曾对生活失去信心,后悔自己冲动的决定,但我又不能回头。收废品的工作远非我所愿,那时我每天都感到绝望。一个连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收废品自然也难有成就。
特别是在矿区,不收违禁品就赚不到钱,但收了违禁品,我又觉得自己很卑微,每天都在与自己的良心斗争。但至少这份工作能让我维持生计,不至于挨饿,甚至还能存下一些钱。
然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每天都过得不开心。但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我既没有其他的技能,又总是眼高手低,感觉自己一事无成。这种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煎熬,每天都过得不像人。
我原本计划在那里努力几年,积攒一笔钱,然后回家让别人刮目相看。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实在太大,我无法承受。如果再这样下去,我恐怕会崩溃。
就在我陷入深深的痛苦和绝望时,我在深山中遇到了一对奇特的夫妇。他们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把我从巨大的失落和迷茫中拯救出来。
在那里,收废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推着自行车,带着大篓子在县城边上的铁厂附近转悠,这主要是做个标志,让人知道是收废品的;另一种是开着三轮车去下面的村里收,不过即使去村里,也不只是为了收纸片,因为那里的村里也有铁厂。”改进后的文本:
在回收小矿废弃物的过程中,需要处理的琐碎事务繁多。尽管别人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但我的经历却截然不同。我驾驶着三轮车,并不习惯在工厂周边徘徊,因为那次在水泥厂收废品时被保安痛打的经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而且,我自己也无法跨过内心的那道坎。
我常常前往山区,回收那些小矿口的废铁、报废的柴油机等物品,同时也会顺手捡起他们丢弃的啤酒瓶子。在年六月的一天中午,我坐在一个乡镇拐角的树下吃方便面,等待回收的机会。
这时,一个大约五十岁的中年女人走了过来,她坐在树下吃着烧饼。当我吃完方便面时,她突然说有铁要卖,并询问我是否需要。她的口音明显带有河南特色,让我感到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经过交谈,我得知她所说的铁位于山里,距离乡镇还有几十里的路程。
然而,那条山路并不像平原地区的道路那样笔直宽敞。它大多是推土机推出来的,错车的地方都很难找。我担心她可能只是借卖铁之名,想让我用三轮车送她进山。但考虑到如果空车回去,不仅一天的时间白白浪费,油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我决定还是跟她进山看看。
这是一个让我既后悔又欣慰的决定。后悔的是,那条山路极其难行,有些地方甚至不能称之为路。靠着山体,有些地方被雨水冲刷得只能勉强让三轮车通过。经过近五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但天色已晚。我后悔得几乎要骂人,脸色也变得非常难看。而她则显得非常愧疚。确实,这位女性展现出了些许羞涩与讨好型人格的特点。
当我停好三轮车时,一位男士正在等她。听闻他是收废品的,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担心他若拒绝出售,我这趟长途跋涉将毫无意义。
女士与男士轻声交谈后,男士的态度有所缓和,询问我来自河南的哪个地方。交谈中,我们得知彼此距离并不远,这令男士感到高兴,并带我去看了那些铁。
初见之下,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竟有几十吨铁!我不禁疑惑,我这小小的三轮车如何能将它们全部运走?
男士见我面露难色,便安慰我,说即使不能一次性运走也没关系,只要谈妥价格,可以慢慢拉走。他们夫妻二人短时间内不会离开。
对于他们如何拥有这么多铁,我充满了好奇。女士从附近挑来水,用一个大铁壶在油桶改成的火炉上烧水。男士看出了我的疑惑,解释这里曾是一家铁厂,现已废弃。铁厂原本属于他们,但由于经营不善,他们决定处理这些废铁然后去打工。
男士轻描淡写地讲述了他们的经历:不到二十岁,他们从河南老家出来,最初是炼铝学徒,后来尝试过卖菜和衣服,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他们来到这家小铁厂打工,积攒了一些资金后,与人合伙开了小炼铁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铁厂逐渐扩大,但最终还是因各种原因废弃了。
听着他们的故事,我深感震撼。女士为我端来一碗热水,从她的面容中,我猜测她年轻时一定很美。
“我们又不是没穷过,本来就是穷人嘛!”她这样说道。
最终,我收购了这些铁,并因此赚了不少钱。除了铁本身的价值外,里面还夹杂着不少铝和铜,这些都是我意外的收获。县城里的人们对我的成功感到惊讶,但我自己也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然而,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对夫妇的坚韧和乐观,他们让我摆脱了彷徨和无助,重新找回了自我。与自己争斗无疑是徒劳无益的,这种内耗只会消磨自己的精力。
我与他人相比,又有何意义?有人夫妇俩二十出头便外出打拼,到了五十岁,他们拼搏三十年的成果尽失,但他们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反观我自己,因现实与理想的落差而沮丧,明明一事无成,却总幻想自己是因为缺乏人脉和平台而落魄至此,甚至沦落到收废品的地步。自己的无能,却归咎于整个世界,那些所谓的脸面和尊严,在他人眼中不过是笑话一场。
我虽未曾再见到他们,但他们却成为了我生命中的救赎。自那时起,我从事了收废品、捡废品、拉菜、卖粮油等多种工作,甚至开过超市。在年遭遇车祸,我险些丧命,为了治疗,我不得不卖掉所有财产,再次变得一无所有。但我从未想过放弃生命,我只想坚强地活下去。
后来,我尝试写作小说,没想到也获得了一些收入,得以购买车辆和房屋,平日里还种种地。这些经历,不过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大富大贵,但也从未饿到只能吃野菜。
这些日子,虽然平淡,但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曾经眼高手低、不切实际的我,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