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晋中交通规划出炉起步区将构建一横两纵三 [复制链接]

1#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规划区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一)道路交通

规划区域道路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构成。快速路与骨架性主干路构成城市干路系统,区域内主、次干路及支路组成集散道路系统。

1、快速路系统

构建“一横两纵”的快速路网。一横为连接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太原区域、晋中区域的小牛线;两纵为连接晋中城区、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的综合通道和汇通南路。

规划快速路总长约19km,路网密度0.43km/km2。

2、主干路系统

主干路系统在结合现状道路的基础上,规划“四横三纵”主干路网。

规划主干路总长约35km,路网密度0.8km/km2。

3、次干路及支路系统

衔接主干路网,按照不同街区类型合理布局次干路系统,并进一步配套完善支路系统。

〔二)轨道交通

规划区域轨道交通线路3条,分别为:综合通道走廊的太原轨道1号线南延线路,汇通南路走廊的晋中轨道1号线南延线路,东长寿街走廊的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的轨道线路。

(三)步行和自行车系统

规划区域倡导绿色出行,保证步行和自行车的出行空间及线网连续性,沿潇河生态廊道、同蒲生态廊道、干渠绿色廊道及公园绿地布设绿道。

(四)货运交通组织

规划区域利用小牛线、国道环城线作为区域货运通道。

八、市*公用设施规划

(一)供水规划

规划区域总用水量约15.6万m3/d,其中常规水源约6.6万m3/d,非常规水源约9.0万m3/d。

常规水源供水系统采用引*水,太原城区市*供水系统作为应急水源。规划区域用水接自示范区太原起步区规划自来水厂。

非常规水源从太原晋阳污水处理厂和晋中正阳污水处理厂沿姚村规划路和综合通道引入。

规划区域根据地形高程情况,规划设置2座供水加压泵站,分别位于综合通道-小牛线交叉口和小牛线-汇通南路交叉口。

规划区域核心服务区设置直饮水系统,直饮水系统以地块或大型公共建筑为单位分散建设,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置直饮水取水口。

(二)排水规划

规划区域雨水管渠干管设计标准为5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为50年一遇。雨水系统分为两个排水分区,潇河以北为一个排水分区,区内雨水经泵站提升后排入潇河。潇河以南为一个排水分区,区内雨水经收集后沿民生干渠排至象峪河。

规划区域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大低影响开发建设力度,地块内综合径流系数不得超过0.5。加强初期雨水源头控制,雨水管渠系统要具备初期雨水分流功能,利用下凹式绿地、雨水湿地和雨水花园处理净化初期雨水。

规划在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晋中区域的西南部设置污水处理厂一座,负责收集处理规划区域内污水,规模为7.0万m3/d。

(三)防洪规划

规划区域防洪重点为潇河,规划防洪标准为年一遇,河道蓝线宽度为米。

(四)供电规划

规划区域最大用电负荷为MW,年用电量为21.7亿kWh。

起步区内设置kV变电站2座,kV变电站5座。kV变电站电源引自晋中福瑞kV变电站。起步区内kV电力线架空辐射,kV及以下电力线沿综合管廊或电力隧道敷设。

(五)供热规划

规划区域采暖热负荷包括居住建筑采暖热负荷、公共建筑采暖热负荷及工业建筑采暖热负荷。总采暖面积约万㎡,总采暖负荷约MW。

规划区域热源以热电厂为主,深层地热、土壤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补充。

规划在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晋中区域的南部设置热电厂一座。

(六)燃气规划

规划区域总用气量约2.0亿m3/a,在规划区域东北角设置天然气门站一座,引2条高压输气管线作为气源,其中一条由榆祁高速东侧的太原-清徐天然气管线郝都阀室接管至规划区域门站,另一条从太原榆次高压储气南部环线接管,沿综合通道由北向南接至规划区域门站。

(七)环境卫生工程规划

规划区域内设置垃圾转运站3座,生活垃圾转运至杨梁垃圾综合处理场进行综合处理。

来源:潇河新城

觉得好看请点亮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