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晋中一院副院长郭卫梅就晋中市急性脑卒中溶栓地图发布的目的、意义及运行、规划等内容回答记者提问。
Q1
为什么要发布地图?
“
“地图”的建立,旨在发现疑似脑卒中患者时,能第一时间通过急医院,医院通过高效快速的卒中绿色通道,为适合的患者开展静脉溶栓,并将需要进一步取栓治疗医院。溶栓地图最大的亮点,就是对疑似脑卒中患者第一时间进行院前干预和院内检查与救治,努力实现晋医院系统智能的无缝对接,为病人院前急救择院提供精准导航,最大限度的赢得抢救时间,保证抢救质量。
”
Q2
目前晋中地区溶栓现状如何?
“
晋中市范围内拥有经过认证的卒中中心1家,医院12家,13家医院所处位置基本可以覆盖11个县区,救治能力方面,全部13家卒中中心都建立了卒中救治绿色通道,能开展卒中超早期静脉溶栓;同时,医院具备静脉-动脉联合溶栓、动脉取栓等综合急救措施,能保障晋中市危重疑难卒中病人的急救治疗。
”
Q3
溶栓地图具体怎么应用?
“
市民呼叫后,随车医生到达现场会根据脑卒中急救溶栓地图选择最近的卒中中心,医生医院的途中,即可将患者院医院,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便于卒中中心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前就做好充足准备。而当面对严重的大血管闭塞患者,随车急救医生将会结合卒中地图的提示,优先考虑转送至有更高一级救治能力的高级(综合)卒中中心。
”
Q4
对于纳入地图的医院怎样实施监管?
“
晋中市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将会对地图的运行质量进行监督,对于纳入脑卒医院,将会定期公布卒中救治数据,对于不合格的中心,将会从地图中删除,待救治水平提升并经过考核后再次纳入脑卒中急救溶栓地图。定期将符合医疗救治条件的急救中心、医院名单以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级卫生计生行*部门要按照制定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医疗救治技术方案,定期组织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质量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急性脑血管疾病区域协同的医疗救治体系,保障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
Q5
下一步有哪些具体工作部署及改进措施?
“
1.加强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合理设置规划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加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使急救中心(站)辐射半径合理、出车及时。急救中心与医疗急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要建立信息衔接共享机制,逐步实现救护车车载信息及时传输至要送达的医院,形成科学的院前医疗急救和医院间转诊、接诊流程。2.加强对急救中心、医院开展急性脑血管疾病医疗救治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急救中心、医院具备医疗救治资质、条件和技术能力,逐步形成规范的卒中中心诊疗模式。3.对卒中中心院内流程进行持续质量控制与改进,保证接收急性卒中患者,优化急救绿色通道,缩短院内急救时间,力争院内DNT(入急诊-静脉溶栓时间)控制在1小时之内,提高溶栓率,减少致残。下一步将形成以晋中一院为主导、各县区内其他13家医院协同配合的脑卒中救治联盟,共同应对脑卒中,切实为晋中地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
(神经内科宣传科)
欢迎投稿
晋中一院宣传科
邮箱:jzyyx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