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寿阳福寿剪纸
项目保护单位寿阳县文化馆
老寿星与寿阳县平舒乡*岭村有一个承诺,要把*岭壑的风口填平,因未实现承诺,老寿星觉得无颜面对百姓,瞬间白了头,驼了背,躲进深山修炼了。寿星传说是寿阳的文化源头,赋予长寿山、寿仙宫等景观遗迹寓意,同时促进民俗活动的发展,是民间工艺剪纸的根基所在。剪纸艺人用剪刀、雕刀等工具,在一张纸上就可以剪(刻)出寓意深刻的人物或景观,风格多样,主题明确。寿阳福寿剪纸将寿星文化传承下来,促进民间文学的发展,也为寿星文化提供了传播载体。那么这项技艺有怎样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呢?一起来听。
老寿星袁彩秀(南燕竹小北河)
早在多年前的南北朝,剪纸艺术就已在民间流行,由于寿阳寿星文化厚重,民俗活动丰富,促使剪纸工艺发展。寿星文化是寿阳的文化之源,从老寿星出生到升天而形成的人物、故事、景观遗迹为剪纸技艺奠定文化根基,产生成套且丰富的福寿作品。在寿星文化基础上,添加一些寓意吉祥的动物或植物,如丹凤、蟠桃、蝴蝶、金鱼等,创制出新颖的福寿作品,丰富了福寿剪纸。除此之外,用一些动物(多为生肖)和植物来创作出寓意吉祥,象征美好的作品,如米兰老师的《喜鹊登梅》《老鼠偷瓜》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反映社会发展风貌和百姓生活状态的剪纸作品,如赵玉娥老师的《田间小憩》《伟大美丽中国》等。无论是哪种立意的剪纸,其反映的都是百姓对老寿星的敬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载体,是装点生活、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方式。
百寿图王森玉(宗艾)
寿阳剪纸以红纸、五色彩纸为原料,粗细彩纸、白毛头纸为辅,绘制草图,制作纸捻(固定画稿和纸),用剪刀(一次可剪五张纸左右)、针锥(扎孔)、蜡板(刀刻时垫在纸下面)、雕刀(一次可刻十余张)等工具进行创作。剪刀剪出的线条要流畅,婉转如花,刻刀刻出的要干净利落,不留毛茬。根据木窗棂窗格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剪纸的尺寸和样式,有的寸许,有的尺余,有的是方型,有的是圆形。
喜事成双米兰(县城)
寿阳剪纸艺人众多,剪纸艺人生在不同的乡村,剪纸技艺也因地域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特点。县城的米兰英(米兰)、石秀山、李俊娟、胡秀珍的剪纸既具现代气息,又汲取民间历史营养,二者相互结合,融会贯通。南燕竹小北河村的袁彩秀、张翠花的剪纸以寿星传说故事为题材,原始气息厚重。宗艾村的王森玉、赵凤仙、张秀兰组成兰花苑剪纸社,将民俗中的吉祥寓意与历史故事结合,文化底蕴深厚。景尚乡北下洲的赵玉娥与松塔镇的袁果梅因受佛教文化浸染,剪纸作品多表现佛教文化元素,杂糅现代元素,实现古典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寿阳剪纸艺人的优势在于许多人能独立设计剪纸图案,根据文化意蕴进行创意性加工,被人们称为寿阳的“万花剪”。这依赖于寿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剪纸艺人以此为根基进行创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添加现代元素,使剪纸富有历史感,又不乏现代气息。寿阳剪纸艺术风格多样,有的时尚活泼,如石秀山的现代剪纸;有的生动灵秀,如袁彩秀的古代人物类剪纸;有的传统大气,如赵玉娥的龙凤类剪纸等。
龙凤双喜赵玉娥(景尚乡北下洲)
他们以老寿星传说为主要内容,创作出与寿阳老寿星民间传说有关的一千余件福寿剪纸作品,立意明确。他们有的走出寿阳,外出参展;有的在本地举办剪纸带徒培训,帮助农民开辟创业新天地。年寿阳县首届福寿文化节上,《老寿星故事》《浮化山传说》《福寿之乡》等系列剪纸作品获得了“绝技绝活”奖。年,寿阳福寿剪纸被评为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后,寿阳福寿剪纸多次获奖,成为寿阳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
注:文章编写参考《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寿阳民间剪纸》《寿阳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