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晋中高师的建筑之美 [复制链接]

1#
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www.yqyywdj.com/m/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晋中高师)位于晋中北部新城的中心地带,南面毗邻晋商主题公园和晋中市博物馆,北边与山西大学城相邻,占地.76亩,一期校舍总建筑面积14.7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实验、行*用房9.86万平方米。校园规划分为公共资源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艺术区,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音乐楼、美术楼、培训楼、体育馆、太师楼等单体建筑18幢。建筑布局和设计入选《中国建筑大典》。

由于地势平坦,用地规整,区域分布呈规则的长方形,但在每个区域里力求变化,于整齐中有了几分生动。功能分区科学合理,组群式分布,规整而层次分明。每个单体建筑的楼顶都有构架,构架做虚的设计处理,从视觉上增加了建筑的高耸,还可以减轻建筑的体量感,同时具有防雷、装饰的功能。站在屋顶,四周的景色尽收眼底,拥有良好的视线范围和景观优势。为了克服建筑结构上的呆板,学校正门采用了半圆形状,两边的墙壁底部为厚实的城墙,顶部为长城的垛口,曲折有致。外形与历史文化名城——平遥古城的城墙极其相似,而砌墙的砖石均取自于太行山下。最具特色的是门内的浮雕艺术,一边呈现了太谷师范的发展历史,一边呈现了太行师范的成长轨迹。于是,这座大门有了三层寓意:一是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深受地方优秀文化的浸润,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晋商文化和太行红色文化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形成了“艰苦创业,崇德博学”的办学宗旨。二是学校的大门像展开的温暖的双臂,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求学者,让他们在这座固若长城的学府内,接受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三是这开放式、包容式的大门,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地方,体现了学校“开放包容,爱满天下”的情怀。

一个具有文化魅力的校园环境,布局规划必须合理,并注重整体校园建筑风格的配合及校园内各种环境因素的有机融合。晋中高师把整体布局与零星点缀协调起来,使实体象征与抽象隐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意象共存的校园建筑风格。虽然建校时,学校的周边环境极其简陋,但是,随着晋中城市规划展览馆、晋中市博物馆、晋中市图书馆的相继落成,特别是晋商主题公园的建成,学校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氤氲在了浓浓的文化环境中,学校的建筑成了这片建筑群中卓尔不群的典范。

校园的人文景观体现了校园独有的文化特征,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广大师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因此,校园的人文景观必须具有文化含量,同时应将各个单体作为群体的构件,从整体上考虑相互之间的协调性。比方说,校园里的雕塑要有充分的特定含义,必须围绕某一主题凸显校园文化的特质。在这一方面,晋中高师的图书馆就是一个典型,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呈弧线型,既如一张展开的书页,又如航行于书海中的一叶扁舟。东西两侧玻璃幕墙的造型,以半圆柱体的形状偎依在主体建筑上,幕墙的顶端又悬凸出一条横梁,加上幕墙最顶部的一个“点”,既是一支笔的象征,又是蜡烛的比喻。有了这样两个对称的半圆柱体的玻璃幕墙,瞬间让图书馆主体建筑插上了翅膀,振翅欲飞。

当然,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与创新归根到底应坚持以人为中心,立足于适应人的精神需要,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因此,校园建筑物内设置了多种宽敞舒适的交往空间来供人们会谈、休憩,比如:上下二层的美廊,可以随意俯视或平视学校四周的景观,再比如四问楼一层南北两边的大厅、四问楼西门的大厅、太师楼一楼的大厅、图书馆二楼大厅等,这些建筑内部开放式的空间,便于人们的情感交流以及相互之间的知识补充和增进。学校还注重并强调细节建设,校园叠石、建筑小品等都是精心设计,刻意安置,这使原本美丽整洁的校园得到了内涵上的升华。

环境文化是育人的沃土。学校的每一建筑物、每一条路、每一尊雕塑,每一棵树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晋中高师征集校徽、校歌、校园内道路路名、建筑物名等,给校园内的所有建筑整体综合命名并挂牌,让每一栋建筑都成了文化育人的教科书。比如,教学楼命名为“四问楼”,一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二是取“行”与“知”本身的教育意义,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学生公寓命名为“文慧园”,鼓励学子“居则文也,学则慧也”;体育馆命名为“行健馆”,取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将行*楼取名为“太师楼”,不仅是为了纪念两所太师辉煌的中师历程,而是要塑造一批批大师,把学校打造为“百年太师”;“积跬”路意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导学生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至真”大道和“至善”广场,寓意为只有做到至真至善,才能最终达到至美,教育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环境育人,就是通过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会按照美的规律改造生活。环境育人不是教条的理论灌输,而是一种直抵心灵深处的潜移默化的熏陶。

建筑名称相当于人的姓名,这一亲切的称呼,赋予了建筑以生命和灵*。每一个建筑在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基本物质保障时,其实,它已以一种温馨的姿态走进了我们的记忆。当我们有一天回忆起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这所学校时,首先浮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定是那些高大的建筑。

谢谢您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