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评价郑强在太原理工的做法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tsyl/

在知乎看到某太原理工匿名教职工对郑强的评价——“实事不干,传销的一把好手”,真心为郑强老师感到不值。

郑强这人爱分享,嘴巴又大,说好听点叫敢说,说难听的就是嘴把不住门,所以他在网上的有些言论,不能说没过脑子,但至少不严谨,不应该由他这样已经做到浙江大学*委副书记的正厅级干部说出来。

很多人骂他之所以讲爱国、批评中国的许多做法,是在*治投机,一个官员,如果真的善于投机,就不会像他这样,一次次在*治斗争中因为说真话被搞,还接着到处讲。

真在现实中接触过他,又没有和他有利益冲突的人,相信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他是一个非常率真,而且不拘小节到有些邋遢的程度——穿着皱巴巴的西服去开会,从电脑包里能掏出穿过的单只袜子,吃饭大口猛嚼基本不顾吃相。

他在贵州大学工作4年半,一开始去各种被排挤、孤立,再到后来做了实事逐渐被认可,过程并不容易。可他已经卸任了,还发动自己的“朋友圈”,募集了多万给贵州大学的贫困学生设立奖学金——如果是刚上任时这么做,最多算是职责所在;但卸任了还干这事,只能用有情有义来解释。

有能力,口才好,狂傲,自信,直率,敢说话,有时也爱胡说八道,这些词放在他身上都不违和,但人家好歹用实际行动爱国,去条件艰苦的高校当领导、做事,而不是像某些网红一样只用演讲爱国。

郑强这样的性格,根本就不适合在中国的官场混,包括高校的官场——对,高校也是官场,不管学术还是行*领域,都充斥着利益纷争、挖坑设局告黑状,网上匿名乱喷是常有的事。

所以像郑强这种爱乱讲话的人,还能做到正厅,真的是因为能力过硬,用实力弥补了自己性格的直率造成的短板,以及得罪的人。

这么说,不是空口乱说:

就比如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方面:

郑强去当书记以后,吕梁市给了太原理工10个亿,晋中市给了10个亿。

索通集团万,鑫飞集团万,阳煤集团万,汾酒集团万……企业家近一个亿的育人基金助推学校办学。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5个亿收入囊中。与合作企业共建20多个研究院,获得研发经费近8亿。光晋中市帮助修缮和治理校园环境就投入万元。

你真以为这些钱是冲着太原理工的面子来的吗?——里面的好几个煤老板是郑强的私交,还有的仅仅是他的粉丝就捐的款。

郑强年4月去的太原理工,他去了以后,光博士以上的人就招了多人进来,2年的引进量比之前五六年还多,还把清华的孙宏斌弄过去当副校长——待遇真的差,他们愿意来?

除了引进的人才,郑强还把中国侨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万立骏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基金委原主任、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浙江大学原校长杨卫这样的“老领导”弄去太原理工考察,你以为是闲棋,但对中国官场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轻视老领导的重要性。

我敢肯定地说,如果不是山西省委领导力邀郑强到太原理工来加盟,以太原理工的实力,大概率请不到这样的*委书记。

郑强老师马上到龄要退休了,还不怕得罪人在太原理工干实事,懂得中国官场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不容易。

虽然我自己不太喜欢这种动用私人关系拉公共资源的行为,但没办法,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方,牛人就是自带资源的,一个人有相当于一支*队的能量。

那位匿名教师最为不满的,有三点:

1、刚来就把学校搬到了榆次——可这校区不是人家郑强建的啊,年榆次校区开始动工,年第一批学生来到榆次校区,但主体校区仍在太原——新校区建好都7年了,学生在那里,老师窝在市区?这合适吗?学校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行*老师为中心?

2、刚入职的硕士做行*,一个月4k;博士做讲师,一个月6-7k,安逸吗?——你来上海打听打听刚入职高校行*人员和讲师的基本工资看看。高校做行*的人,有几个指着那点工资过日子的?——再说了,人家给刚入职人员定的薪水,如果真的低了,你为什么还要选择进去?山西只有太原理工一个高校?一个就业岗位?又没把你老的行*人员工资降低,你批评这个真是替他人抱不平?

再看看太原理工年引进人才的标准,你再去去想想为什么某些做行*的新人工资低,自己心里不清楚吗?

如果真的待遇不好?能三年招多个博士?博士都读书读傻了?

不是我瞎吐槽,高校做行*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关系户——什么*府领导子女、教授亲属安置、富裕家庭用需要高校老师身份装点门面塞进去。

工资低还这么多关系户,工资再提高,怕是要抢得打起来。

他们占了岗位损害公平竞争者的利益不提,现在改革触动他们的利益就叫唤?

如果是这样的利益受损,我倒希望多一些。

3、福利发得慢了——如果属实,这个确实是郑强过分了,自己不关心福利,总不能要求别人也做圣人。

至于这位老师说自己匿名的原因,是因为怕郑强报复和舆情部门,那我建议你还是删帖为好,因为只要一封律师函,知乎马上就会把你的注册姓名和电话号码乖乖交出去,以下就是今年刚发生过的案例。

人呐,一旦涉及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就没法客观地评价他人了。

所以像郑强这样想干点实事、又敢于动既得利益的人,真的走到哪儿都得罪人,在贵州大学头一年被各种孤立,浙大干到副书记止步,到太原理工做了这么多事,一样有人喷。

如果只是个学生喷,我觉得完全可以理解,我自己上大学的时候,也自以为万事赖学校,天天喷校长,还在学校论坛发帖喷——我当年的大学校长是*达人,离开学院之后才慢慢知道自己当年的幼稚——所以我对学生的言论,总有更多的包容。

但这位大学老师,因为自的利益,遮蔽了双眼,连人家郑强的能力和贡献都不愿意承认,我觉得有些不合适。

当然,这么说,只是指出事实,因为我想,如果换做我是这位高校老师,遇到郑强这种领导非要把学校主体搬到郊区,我既不想辞职丢掉这份工作,又不想放弃市区的教育、生活条件重新买房搬到郊区,我也会想骂娘,觉得这领导是垃圾——这就是利益和立场决定言论。

所以以上以这位匿名老师为靶子进行分析,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并非单独攻击具体的某个人。

1、以上只是想阐述郑强的实干能力,至于他在网上的言论,很多观点确实不敢恭维,我在《为什么那么多公知都是高校知识分子?》这篇文章里写过,这是因为“高校教授容易把自己通过专业建立起来的自信,迁移到自己并不专业的领域”,郑强老师也有这毛病,而且还不轻。

2、“你作为局外人当然怎么看都行,人家那位答主的利益确确实实被侵害了,你又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在这说他?“谁开的枪”“不知道,他站在制高点上,背后太亮了,看不清脸。”

——利益受损了就该被支持?那我还说你拿工资损害了资本家换车的利益呢!

而且这位老师只说了利益受损,他怎么不说搬迁到新校区有没有安家补贴?

你来企业工作了试试,公司从市区搬到郊区,有人责怪老板不替自己考虑的?为何到了你们高校,搬个校区就欠你们那么多?

3、不是不能批评郑强,但批评的时候,请不要对好人太苛刻。

对好人苛求完美,对坏人偶发的善行无限赞美,这是病,得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