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57025
TUhjnbcbe - 2020/6/22 12:31:00
白斑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摘 要:文章对日常生活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共性问题:日常生活概念的理解、日常生活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与必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的实质、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路径及策略原则等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在肯定已经取得的研究成就的同时,也提出了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空间。


中国论文


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向纵深方向的发展,日常生活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学界在对这一课题的探讨中,逐步形成了一批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些共性的梳理,以期有助于日常生活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实践推进。


关键词: 日常生活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关于对日常生活概念的理解


对于“日常生活”这一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以下理解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以区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领域”及“活动图式”来理解“日常生活”。[1]有研究者进一步把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描绘为:“实践图式+经验图式+情感图式+规约图式”;[2]又有研究者将日常生活的领域表述为:“以社会个体的日常起居、衣食住行、风俗礼仪等为主要内容的自在或自发的、以重复性实践和思维为基本活动方式的生活领域”;[3]“是个人全部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而社会经济、*治、文化则构成了非日常生活领域。[4]


另一种观点认为:日常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中应该从两层意思来理解:修辞角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其实质是现实生活”;哲学范畴的日常生活,“特指现实的生活个体以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无论是个体的抑或群体性的生产活动”。[5]类似观点如:“生产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等的“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就是指日常生活。[6]


第三种观点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源至西方,由于西方哲学家们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的使用和理解各有侧重,故难以对日常生活“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表述”。[7]类似的观点如:由于日常生活“并不是一个界限分明、孤立封闭的世界,因此对其清晰界定并非易事”。但为进行研究,持这种观点者又将国内外学者对日常生活的表述综合为:“是同个体生命延续直接相关的、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包括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活动、杂谈闲聊等日常交往活动和经验常识、传统习惯等日常观念活动。”而非日常生活则“是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的、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活动的总称……包括社会的经济、*治和文化领域等”。[8]


对“日常生活”概念的理解,是进行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然而,迄今为止,研究者对于这一首要问题尚未能够达成共识。因而,在关于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过程中,对于日常生活概念的的理解仍需有关专家进一步明确界定,才能对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以之同时,人们在阐述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有人仍将“生活世界”、“生活化”、“日常生活实践”等概念与”日常生活”等同使用,借用的学理却都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故对于“日常生活” 概念的使用也应该更加明晰、准确。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归日常生活的必然与必要。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人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理论层面,研究者提出:


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存在着为一般人所忽视的“内在的逻辑关联”,马克思主义回归日常生活,其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的根本要求”。[4]


日常生活“原本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寓所”。[5]


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给定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层基础和重要领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指向”。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然要面向、回归日常生活。[8]


马克思主义把日常生活“作为其理论研究的前提和出发点的理论旨趣和价值立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要介入日常生


活”。[9]


马克思主义实现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两者的统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回归日常生活。[10]


二是现实层面:


大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改革开放后,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出现急剧变化,使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的现实张力愈加凸显,因而强调:我们必须回归日常生活,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也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大众化的环节中存在着实践异化现象,致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日常生活出现紧张态势。要缓解这种紧张态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实现实践转向,回归日常生活。[2]还有人提出: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推进,马克思主义都必须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底层,“以大众日常生活的实际改观为价值诉求和实践旨归,才具有真切而实在的意义和价


值”。[9]


三是时空层面


有人提出:我国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主要在日常生活领域中活动,另一部分人主要在非日常生活领域中活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全面覆盖所有人群的活动领域。”[1]


另有人提出:以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关系来看,前者是后者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和拓展。在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前者具有一定的先在性和始基性。这就进一步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介入日常生活的必然和必要。[9]


还有人提出:我们如果仅仅局限于用理论说服和影响大众的非日常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不触及大众基本生存形式――日常生活,就可能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悬浮于大众之上,其结果必然是弱化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影响力”。[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面向、回归日常生活是研究者的共识。上述三个层面的论述,各有侧重、各不相同,基本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面向、回归日常生活的必要与必然。但一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就理论层面而言,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究竟有没有“日常生活”的理论?如果有,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存在的内在逻辑关联究竟主要从哪些方面去把握、去理解?就现实及时空层面而言,其一,对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马克思主义借助*治话语进入和引导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研究者仅仅只有有概括性的简单叙述,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其余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没有面向日常生活?如果有,那么“在当代中国特定环境下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其他历史时期的大众化,有哪些异同、借鉴和比较”[11]――即历史纵向研究力度有待加强。其二,就时空层面而言,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环境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全球化的影响、信息络虚拟化的影响等。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的实质


一种观点强调现实生活问题,提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的实质是:“关注并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变为人民群众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12]


第二种观点强调“人”问题,提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的实质就在于:“促进‘总体的人’的生成”。[13]其根本目的是在于“解放人、发展人和提升人的价值诉求”。[2]类似的观点如: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质“是人的问题”。[5]


第三种观点既注重现实生活问题也强调“人”的问题,提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的实质,“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改造与引领……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和意义反思”,以此“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个体生活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生存与发展问题”。[3]


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实质的探讨中,我们认同这样一种强调,即:要防止极端的功利化倾向。因为,所有“为人”的理论,关注的是人、人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人的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 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14]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方法路径、策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向日常生活世界,要有一定的方法途径,需讲究一定的策略原则。


关于方法,有人提出:在日常生活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主要以隐性的方式进行传播,以制度化、物化的形式、融合在文化产品中进行传播。[15]


对途径的分析则较多,有人提出“制度化路径”(以社会主义制度、*策为中介),“人格化路径”(以*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榜样、示范为中介),“大众传媒化路径”(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以数字化方式)[8]。另有人提出“基本路径”:(满足民生需求以巩固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基础,丰富精神生活以提升日常生活的真理性内涵,,把握信息社会以塑造日常生活的时代化形态)[13]。还有人提出:“实践路径”:(面向生活世界,关注民生;同时,与时俱进,不断理论创新;从*治、经济、文化、社会全方位人手)。[13]


关于策略,有人提出:


首先,培养传播骨干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穿越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达到全面覆盖。其次,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需要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主体进行人群划分,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第三,要针对活动在不同的领域的人群采取相应的传播对策。第四,根据时代变化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传播对策。[1]另有人提出:第一、立足大众日常生活世界,建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第二、了解大众日常情感取向,激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情感;第三、解决大众日常生活问题,消除社会疑虑。第四、对西方意义上的日常生活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对虚拟化的日常生活进行辩证分析。[16]


还有人提出:一要将理论直指大众存在状态,研究大众日常生活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现实、解读中国实践;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宏观的、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大众生活的价值导向、标准和思维方式,通过对大众日常生活行为的引导,逐渐使马克思主义内置于大众生活,成为大众构建自身生活的精神基础;三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实践化,通过实践的说服和影响大众。[4]


关于原则,有人提出:


要遵循利益实现与利益整合相结合、自下而上的自发生成与自上而下的灌输渗透相结合、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三大原则。[8]另有人提出,必须遵循:需求满足逻辑、消费认同逻辑、人本性逻辑等“活动规则”。[9]还有人提出:必须遵循:场域位移逻辑、主体关注逻辑、话语重构逻辑、心理疏导逻辑、价值引领逻辑、信仰认同逻辑等“建构逻辑”。[2]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坚持的方法路径、策略原则,研究者各有侧重,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上述探讨,对保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向、回归日常生活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其中也有一些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的问题:


其一,日常生活具有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即便处于“共时”,不同地域的日常生活世界也是有差别的,而不同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受众群体”也会有具有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思想的层次性、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动态的变动性等方面”。[17]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方法路径、策略原则是否会因此而不同?对此,研究者往往关注不够,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其二,实证研究不足。


其三,与所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向日常生活世界,是否应该积极借鉴传播学、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展开多维度、多视角研究的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基于对日常生活概念的理解,学界对日常生活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与必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的实质、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路径、策略原则等共性问题,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一批有相当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为继续推动、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归日常生活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开端。同时,这些共性成果的许多方面均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与空间;并且,除了这些成果之外,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总之,期望我们的回顾与反思能有助于继续推动、深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回归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谢加书.日常生活理论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J].教学与研究,2010(5):.


[2]陈兰芝.回归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逻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8):.


[3]房华强,郁顺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世界”视角[J].长白学刊,2011(1):.


[4]韩美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J].理论探索,2012(5):.


[5]王益仁.论日常生活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5):.


[6]李小辉,罗春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讨――基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领域的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7]王淼.日常生活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8]聂丽琴.面向日常生活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科学社会主义,2011(1):.


[9]朱晨静.论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介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J]. 甘肃社会科,2012(1):.


[10]朱斌.论日常生活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1(10):.


[11]田福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导刊,2009(5):.


[12]李璐璐,王殿华:生活世界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7):.


[13]*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2):.


[14]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 南京*治学院学报,2008,(3):.


[15]谢加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日常生活理论视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0(2):.


[16]朱斌:论日常生活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干部论坛,2011(11):.


[17]吴远,韦汉吉.群体差异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1
查看完整版本: 日常生活视阈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57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