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走进晋中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寿阳县
TUhjnbcbe - 2023/11/5 21:19:00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news/a_6010350.html
寿阳县平头镇黑水村福田寺耿新洲摄寿阳县平头镇山底村村貌耿新洲摄寿阳县平头镇黑水村村貌耿新洲摄初秋时节,走进晋中市寿阳县平头镇,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涉及到寿阳县平头镇黑水、山底、华南3个村,秋郭线、国道、旅游路3条干线公路及沿线8个村组。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的“三道三村”,灰瓦白墙绕着绿水青山,庭院篱笆伴着美丽乡村,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已勾勒成形,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8月14日,晋中日报“四个百里”工程主题采风团走进乡村客厅——黑水、寿星故里——山底、清凉福地——华南,切身感受示范廊带的建设成果,深刻体会示范村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情怀,俯身聆听乡村振兴的故事。乡村客厅休闲黑水郭嘉伟肖彦谦黑水村地处晋中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平头片区核心区域,太原东二环、鹿泉山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建筑福田寺坐落于此。黑水村历史悠久、位置优越、生态优良,兼具生态产业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是发展旅游业和避暑度假的上选之地。“现在的生活真幸福!”今年51岁的贺卫东是一名有24年*龄的老*员,说起黑水村的变化,老贺打开了话匣子。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种玉米,一亩地一年下来也就元左右的收入,现在进行了土地流转,每亩地每年流转费用元。我还就近在企业做苗木种植、树木养护等工作,一年干7个月,也有2万元的收入。”“黑水村土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低,农民增收局限性很大。”平头镇副镇长王丽说,去年以来,黑水村在土地资源上动脑筋做文章,依托山西交控集团,发展旱地育苗产业,流转给苗木培育基地耕地亩,每亩每年流转费用元,流转期限为10年,流转费用一次性兑付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增收创富的同时,从耕地解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足不出户为项目方提供苗木种植、养护等务工服务,实现“土地流转+务工”的“双增收”,户均可增收3万余元。“去年,我们村完成了厕所改造、污水收集、自来水入户、强弱电入地、房屋立面美化等工程,新增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街巷硬化2.4万平方米,现在再看我们村里,可不比你们城里差。”老贺站在村里的小广场上对采风团的记者们说,“我们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挖掘整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爱社、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耍叉’‘大竹马’‘老寿星传说’,投资万元建起了集非遗展示、游客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还重新修葺了‘国保’福田寺,他们都是从外地来我们村里游览观光的。”村里的环境好了,来旅游观光的人自然就多了。“人们转悠完了,还能顺带吃一顿农家乐,带点儿土特产回去,这又是一笔收入。”老贺笑呵呵地说。通过示范廊带建设,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黑水村徐徐展开,百姓喜得实惠,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寿星故里康养山底王慧卿王晓赟沿着饱经风霜的石墙,穿过青石拱门,置身寿阳县平头镇山底村的一个复式四合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灰砖垒砌的窑洞外墙、精雕细刻的木质门窗……历史的厚重感瞬间扑来,无论是石桌拼凑的小景,亦或是生机勃发的绿植花草,都让古院落的古朴与宁静、生机与活力尽显无疑。“像这样的院落,山底村去年打造了23个。”平头镇副镇长王丽说,在新农村建设中,山底村不搞大拆大建,以小范围修葺为主,尽量原汁原味地保持古院落的原有风貌。“修复古院落,就是要以房屋托管的方式引导农户发展农家乐。”王丽告诉记者,山底村在民宿产业发展上有着很大的优势。这里文化深厚,古迹众多,是寿星文化的发祥地;这里交通便利,紧邻国道,县道旅游公路、太原东二环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是榆次、太原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这里生态环境优越,位于鹿泉山省级森林公园区域之内,群山环抱,绿树掩映,气候宜人,空气清新,是休闲康养避暑胜地。然而,过去的山底村捧着“金碗”,却吃不上“好饭”。生态、区位优势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应,村里年轻人所剩无几,村庄日渐凋敝。去年以来,山底村*支部和村委会抢抓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机遇,强*建、树乡风、建基础、提产业、优环境,使山底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山西交通苗木培育基地项目落地,村*支部和村委会积极组织村民服务项目用工;成立劳务派遣公司、农业科技公司、文化旅游公司等市场主体,帮助村民就近就业,为广大农户增加了土地流转财产性收入、就近务工工资性收入、服务旅游经营性收入三条增收途径。”王丽告诉记者。在太原打工多年的陈龙龙,去年果断返回了山底村。目前,主要购置苗木栽植设备服务苗木培育基地项目建设。“以前,打工一年除了吃喝住宿还能剩余3万元,今年的收入预计可达四五万元,不用背井离乡还能赚到钱。”说起现在的生活,陈龙龙乐得合不拢嘴。返乡置业村民的与日俱增,正在逐渐成为助力乡村发展的“新红利”。此外,该村还按照因户施策、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先后实施了厕所改造、污水收集、垃圾分类、路面硬化、自来水入户等工程。去年以来,共拆除违建余平方米,路面硬化1.1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0余平方米。焕然一新的山底村,天更蓝了,山更绿了,环境也更优美了。“要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还得用足优势。‘寿星故里、康养山底’,我们就是要铆足劲儿打好这张牌,让村民都能过上好日子。”王丽对山底村的发展信心满满,“未来,山底村将借助山西交通苗木培育基地项目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应,进一步放大生态、交通、区位、文化优势,继续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清凉福地乐享华南王文婷陈烨初秋,驱车行驶在前往华南村的柏油路上,目之所及皆是耀眼的绿色。华南村位于鹿泉山脚下,西倚寿星文化广场,东临太原东二环高速,南靠鹿泉山旅游公路,是“三道三村”示范村建设的中间节点。漫步华南村,入目即是风景。植被丰茂、树木葱茏,整个村庄掩映在山林之中,灰瓦白墙、老屋木门点缀其间,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作为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建设示范村之一,华南村秉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建设理念,围绕“清凉福地、乐享华南”发展主题,以原有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为基础,采取设计、施工、管理一体总包、整体推进的EPC模式,不搞大拆大建,不改变乡村风貌,最大限度保留了区域特色。“华南村海拔.02米,年平均气温7.1℃,夏季平均气温17℃,是休闲避暑的清凉福地。”平头镇副镇长王丽介绍,“依托山西交控集团苗木绿化基地建设,华南村统一将全村亩耕地全部流转给项目方,每亩每年租金元,一次性付清10年,全村经济收入达到.9万元,保障了村民收入稳定。”正在院里浇花的大爷面对采风团的到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村里把土地进行了统一流转,还组织村民到项目工地打工,一天能挣百十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村里休闲旅游业红火了,我和老伴将家里的老屋改成了民宿,接待来这里避暑的游客,日子过得好着哩。”针对地处鹿泉山寿星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区核心地带和太原都市后花园的优越区位优势,濒临国道、太原东二环高速、东山隧道的交通优势,鹿泉山森林茂密和苗木绿化基地树木葱茏的生态优势,以及清凉无暑的气候优势和保存相对完好的传统村落优势,华南村依托村内的6处古院落,大力开发民宿旅游,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华南村的文化元素和特色亮点,让每个院落都有故事可讲、有风景可看,让村民有事情可做,把群众调动起来,提高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走在村里的石板路上,摸着古老的石墙,享受着阵阵清凉,听着村“两委”细细讲述华南村的历史变迁和未来图景,感受着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秋已过,对华南村的百姓来说,今年又是一个好年头,亦如他们如画的生活和心中的梦。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晋中市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寿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