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漳河畔,青山之麓,在隆冬时节走进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阳光占乡山河醋业有限公司工厂里,只见厂区空地上一口口陶缸整齐排列,浓郁的醋香味儿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一旁,身穿厚重冬衣的工人师傅们正在进行捞冰作业,破冰、捞冰、沥醋、装桶,两人一组,忙碌而有序。
“冬捞冰是山西老陈醋传统酿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早上8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剩余时间很宽裕,家里的农活也不会耽误。”张建平曾是阳光占乡阳光占村的贫困户,在山河醋业工作的这4年时间里,他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翻醅。其妻子范瑞芳在醋厂的流水线上工作,夫妻二人靠在醋厂务工早已脱贫摘帽。张建平笑着说:“以前靠种玉米为生,年收入也就两万元。现在不光打工,我们还种着7亩高粱为醋厂提供原料,一年下来能赚将近5万元,手头宽裕了很多。”
山河醋业的前身为和顺县阳光醋厂,于年被收购成为今天的“山河醋业”。山河醋业自成立以来,以传承老工艺和打造新品牌为牵引,以产业工人、半工半农的方式招聘当地劳动力,解决农户就业问题,助推周边乡镇经济发展。许多人看到家乡的酿醋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重劳动力的工作越来越少,自动化流水线的工厂车间和耕种模式越来越多,纷纷回到家乡,守护这口酸香的老陈醋。返乡工作5年的王小刚对此感触颇深,他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兼顾老人和孩子,不用在外奔波的感觉,真好!”
与此同时,山河醋业工厂自建了1万亩原料种植基地,与省农科院高粱所合作选育了四个适合本土种植的高粱品种,并将工厂周边71个村定为原料村,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帮扶模式,与农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并提供优质的种子和技术指导,再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让农户种植没有了后顾之忧。目前,已涉及余户种植户,每户年增收多元,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农户实现增收。
“截至目前,公司已与周边10多个村近百户农户签订了种植协议,共种植高粱多亩,种子全部由公司统一提供,同时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据山河醋业党支部书记曹彦清介绍,山河醋业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订单农业,利用周边余亩土地实施规模化高粱种植,为企业提供原料,从种子选育到种植、采收、加工,全程有保证。规模化经营还可享受国家集中连片种植补贴与订单农业补贴,仅高粱种植一项,农户均可增收余元。
阳光占村村民徐海兵是醋厂原料种植基地的合作户,基地种植户模式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山河醋业和我签订了种植‘订单’,‘保护价’收购,还给我们发放有机肥和可降解地膜,指导我们科学种田,省心省力又挣钱。我今年种了6亩高粱,亩产1元左右,加上补助,一年仅种植高粱就有上万元,光景越来越好了。”
看着村民生活节节高,横岭镇横岭村党总支书记、益众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总负责人赵四俊喜上眉梢。他告诉记者,横岭镇党委以党建为引领,聚焦酿造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山河醋业,实施“村企联建”“联村合作社”模式促进协同发展,对产业实行一体化布局,通过联合建、捆绑建方式,延长上游产业链条的原料种植与加工,实现抱团发展、多方联动促振兴的整体效应。“联村合作社将上级拨付8个村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帮扶资金进行整合,以债权投资的方式联合向企业投资万元用于工业化生产,企业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8个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有望实现10余万元。”赵四俊说道。
如今,山河醋业早已是横岭镇的一张重要名片,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上游是周边村规模化种植基地,终端是消费者,中间是企业员工和联村合作社。通过把农户嵌入产业链,与村级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以服务联带农户、以服务联结生产、以服务联动产业,真正做到“龙头企业引领培育‘头雁矩阵’,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因醋兴业、因醋致富。山河醋业通过生态酿醋让乡亲们端起了“绿色饭碗”,吃上特色产业带来的“生态饭”,更让周边村在酿造产业链上做起生产、加工、观光、文化宣传“一条龙”配套服务,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力军。该公司董事长曹彦军表示,山河醋业将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农户持续增收,不断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记者手记
村企联建促振兴
□李娟
横岭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把党建引领、村企联结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由乡镇党委牵头,山河醋业和周边村联合起来,组建党支部,按照“企业+党支部+党员+农户”的模式,形成了村企合作共谋发展的新格局,以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聚合力。从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着手,村企联合党支部通过开展远程培训、实地教学,把乡村振兴政策、致富信息和科学技术输送到田间,提升党员能力素质;研究村企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实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有机土地认证亩,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山河醋业向本地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余个,实现人均增收余元。
示范带动促提升。横岭镇党委以老醋坊为载体,整合村集体闲置房屋和破败院落,打造集文化观光、休闲康养等为一体,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酿造小镇”。在镇党委的带领下,各村挖掘资源禀赋,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图景勾勒在眼前。
笔者认为,通过党建引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上下同心、齐心协力,让村企合力画出“最大同心圆”,方能真正在联中共鸣、在建中共赢,共同奏响乡村振兴的“和谐乐章”。
基层之声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横岭镇副镇长韩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近年来,横岭镇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依托龙头企业山河醋业,按照“龙头企业+规模化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高粱种植,不断发展壮大高粱产业,促进高粱种植规范化、产业化,确保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山河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峰: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旺则农村旺。山河醋业与阿里巴巴携手,打造区域品牌,将当地文化特色和生态产品通过互联网渠道实现广泛传播,实施“山河醋坊+N”战略,推广“老陈醋+”产业和服务模式,通过打造电商示范村镇,构建物流及服务网络体系,助力本土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已与华北豹、和顺牵绣等元素实现融合,区域品牌协同传播。山河醋业夯实酿造调味品这条产业根基,使乡村具有“造血”功能,以产业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晋中晚报记者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