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环境学院“环临燕乡”乡村振兴实践团三下乡活动
7月12日10:00,食品与环境学院“环临燕乡”乡村振兴团于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基地白燕村进行实地考察。白燕乡集文化、生活、娱乐、教育、访古和自然景观为一体,我团围绕“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避免破坏资源和缺乏特色的低水平建设,打造“山清水秀、民俗体验、古香古色、红色教育、回归自然”的工作总体情况重点推进乡村文化文明。
本图为“环临燕乡”乡村振兴实践团
本图为扬旗启航
我团在徐老师、姚老师的带领下,借绿美农林公司发展为平台,深入了解白燕村绿色文化产业。第一站姚老师以枣生“皇”子苗圃公园大枣树历史故事为主体向大家介绍了白燕的由来及产业、文化价值。白燕乡原是炎帝白天鹅部落,这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历程,所以其文化也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八千亩苗木、红枣区成为真正的领路区域,从贵州示范区到上海世博园其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依托园区内丰富的绿色生态及历史文化资源,为老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态氛围,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紧紧抓好国家各项政策机遇,构建更加绿色生态、和谐秀美的新家园。
本图为姚老师带领实践团领略白燕文化
本图为实践团跟随姚老师的脚步游园观景
青年志愿者们跟随姚老师的脚步踏上“枣黄”苗圃公园的小路,以植物的一生为主线,以乡村的农业作物的生长环境及功效作用为分线进行介绍。沙地柏的耐寒耐旱、金银木灌木到小乔木的转换到银杏树内含黄酮、白皮松花粉制茶营养价值的功效,密切联系园林农业知识的内化和融合,提升其专业素养;从三字经饱含的人生哲理到弟子规蕴含的丰富理念,秉承古人文化脉络,提炼造园精华,将历史传承文化与白燕乡村文化进行历史与精神上的交融;园林大道的分岔路口,“杏”福路的杏林丛里生幸福衔接着“榆”快路的三生三世缘起不灭,最终归为百顺缘,缘起即姻缘的诞生。
本图为实践团走在榆快路感悟三生三世缘起缘灭
薪火相传,时代文化领路人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想为指导,使青年志愿者基于乡村建设考虑未来建设示范村庄的发展思路更清晰,以历史文化为平台,紧跟乡村建设步伐,打造一流示范村。
(撰稿:李佳敏摄影:李佳美)
作者/来源:迷路的小羔敏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