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线访谈。在节目的一开始,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年全国政府工作报告作出新增两个“1万亿元”的安排,这其中包括1万亿元的新增财政赤字和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这2万亿中央新增财政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为了确保资金直达,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首次实施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让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主持人:短时间内,2万亿元要直达基层,这一要求怎样落实?具体成效如何?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如何督促相关司局持续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强化监督管理?今天我们邀请到了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局长郜进兴、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财政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刘林、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潘风华,请他们给我们介绍一下2万亿元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的相关情况。
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首先请潘风华同志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建立这2万亿中央新增财政资金?为何要特别强调直达基层?
潘风华(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财政收支矛盾也急速加剧。一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地方刚性支出进一步增大。地方落实疫情防控、减税降费、“六稳”“六保”等工作,以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战略目标任务,都迫切需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资金需求量很大。
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难点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中央在经济面临较大困难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安排2万亿元直达资金,力度空前、未有先例,体现了中央的良苦用心,这是非常之举,更是关怀之举。因此,2万亿元直达资金不仅要全部转给地方,还要确保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支持基层克服疫情影响,顺利渡过难关。
主持人:我们了解到,这次2万亿元直达资金是在严峻的新冠疫情之后,为恢复经济社会民生所采取的应急性、补充性和创新性的转移支付手段,应该说是特殊时期采取的一种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从咱们近段时间以来的具体实践看,这种机制主要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郜进兴(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局长):从监督评价局组织常态化监督掌握的情况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分配效率高。创新采用“中央切块、省级细化、方案审核、快速直达”的原则,分配拨付资金,减少中间环节和时间,大大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比如,我们在山西调研时了解到,晋中市榆次区将万元直达资金用于太榆退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的资本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极大作用,从市县申报项目到报送财政部备案同意,只用了10天时间,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
主持人:分配高效保障了项目的快速落地,那除此之外,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还有哪些优势呢?
郜进兴(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局长):还有就是助困效果好。直达资金主要用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以及低保、失业、特困等人员身上,真正发挥了纾困解难作用。比如,我们在江苏淮安调研一家台资制帽企业,职工就业规模达人,复工复产后,当地政府安排万元直达资金用于该企业稳岗补贴并及时拨付到位,确保企业始终没有裁员并按时足额发放工资。这家企业的财务总监很有感触地跟我说,公司老板虽因疫情滞留越南,但在得知直达资金对公司缓解困难、稳定经营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帮助后,表示“非常感动,真心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另一方面,直达资金对于缓解地方因减税降费带来的减收压力也发挥了重要成效,基层政府和财政等部门对直达资金政策普遍叫好,认为直达资金是“及时雨”,很“解渴”、很管用。
主持人:通过刚几个例子,看来这些直达资金是真真切切发挥了纾困解难的重要作用,那我想这一定离不开我们对于资金的严格监管。
郜进兴(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局长):正如你所说,资金监控严也是特殊转移支付机制的一大优势。财政部建立了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动态地跟踪直达资金使用情况,实现资金分配支付可追溯可核查,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年8月,我们到基层调研,出发前我们就从部里监控系统调出目的地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台账和发放明细。在南京市鼓楼区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实地查看了疫情防控人员补助的发放凭证、转账记录、公开公示表等资料,并与系统台账比对一致,确保直达资金及时兑付到位、充分发挥作用。
主持人:2万亿元直达资金的社会覆盖面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