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成本难降、融资难求、订单难找,受疫情影响不少中小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面临许多难点堵点。助企纾困就是急企业之所急,真金白银的货币金融政策支持可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劲。山西“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第二部分便是金融政策措施,包括鼓励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贷款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等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健全股权投资体系,加大金融机构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力度等。
用足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
政府性融资担保具有天然的财政资金“放大器”功能,在稳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是在稳经济的关键时刻,越需要融资担保加码发力。当前,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擘画百日攻坚图,力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在减量提质中争先进位,在融资增信中助企纾困。
在我省,风险补偿标准与担保规模挂钩、进位入档政策已正式发布,“国家融担基金—省级政府性再担保机构—各类融资担保机构”三级担保体系与银行“总对总”合作不断加强,银担二八比例风险分担正在全面落地。同时,支持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抢抓国担基金新增1万亿元规模的政策机遇,争取国家融担基金更多股权投资。注重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以省级天使投资基金和企业上市倍增投资基金撬动引领社会资本参与,不断激发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的活力动能。建立健全私募基金综合研判会商机制,提高股权投资企业落户效率,培育壮大风投创投市场主体。支持国有股权投资机构适当放宽返投比例,吸引优质基金管理人来晋创业。落实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推动融资对接服务广覆盖、深渗透。重点支持各市有序建立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联合有关部门相继举办开发区项目银区对接会、晋中国家农高区专场银企对接会、金融机构进晋入企、重点项目政金企对接大会、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点工程项目融资推介及服务“四上企业”精准融资活动等,提高银企融资对接效率。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潘跃飞介绍说,该局还联合财政部门出台10条“硬核”举措,全力实现“增规模、降费率、提效率”。一是增规模,确保超额完成今年国担基金亿元合作额度,力争完成亿元。在保余额年末力争达到亿元。二是降费率,各类市场主体担保费率统一下降至1%以下,对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四个特困行业再降低一半至0.5%。三是提效率,全行业实施“办结制”,符合条件的万元以下项目1个工作日答复或办结,0万元以下项目3个工作日办结,0万元以上项目5个工作日办结。
增加对普惠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