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朝历代,晋商都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每当朝廷国库赤字的时候,都会请求当时的晋商慷慨解囊。其实晋商在当时人的眼中,是非常抠门的,很多晋商虽然家财万贯,但是出门经商的时候,给人一种类似乞丐的形象,其实这就是晋商的一种财不外露的优秀品质。晋商以勤补拙,且世代遵循祖训,因此晋商家庭出身的人,大多可以福泽世代。
在我国有着光宗耀祖盖大宅的传统,放在晋商身上也是如此,虽然在外经商给人抠门的形象,但是面对福泽世代的盖屋之事,很多晋商则表现得相当高调。这其中就有了山西王家大院清代建筑群为代表的民居,目前这处民居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村境内。
正所谓“地上文物看山西”,据了解王家大院是由王姓晋商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经祖孙四代共同建立起来的。在此期间,这处民居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工程之一,最终落成的王家大院总占地25万平方米。要知道当时的北京紫禁城,占地面积不过15万平方米,所以从规格上看,王家大院比故宫要高。
据悉,从省会太原驱车出发,只需2个小时的车程即可到达王家大院景区,每到节假日到来的时候,王家大院尽是一派人头攒动的景象。由于对王家大院的保护,目前真正对游客开放的公共景点不足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但却是整座民居的精华之所在。
和许多的富人一样,王家大院的主人在建筑构造上很强调私密性,所以整座民居是以“前堂后寝”的格局呈现的,并且在每个院落都构造了一个庭院,既制造了生机,也能够观赏一番。我国古代,强调男女有别,当时的富人家庭,都会打造一座闺楼,将还未嫁夫的女子单独抚养。
在王家大院的建筑群中,同样展现出了不同的规制,本身王姓晋商就是一个大家族,除了男女之分,还有嫡系、旁系和嫡出、庶出的区分。以上帝视角俯瞰王家大院,可以基本看上整座民居最终呈现出的是“王”字形汉字,这或许就是当时王姓晋商的自负。只不过当时除了王家大院的人,很少有人知道罢了,因为在当时即便是有人进了王家大院,也很难察觉得出来。看完这座民居,您有什么感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