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鸿亮:因为门槛降低,的确是各色人等都进来了。很多挖煤的、盖房子的挣了钱,都觉得这个行业很神秘很好玩。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只有文化产业还没有做到完全真正的市场化,一直以来像一个未被开发的领地。就这三五年,国家在慢慢放宽,要制播分离,又希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这个产业就被各行各业的资本盯上了。但是大量资本进入,就开始导致这个行业的人是太容易挣到钱了。比如说,以前常年赋闲在家的四五流演员都有戏了,编剧在家库存了多年卖不出去的剧本也都卖出去了。大家都来抢占这个领地,都想做项目,于是就造成了一些泡沫。人家发现原来挣钱这么容易,就越来越少人舍得再费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好的项目。像刘和平这样7年写一个剧本的再没有了,有的团队可能一年写7个剧本,都大有人在的。
在IT业,IBM一直引领着行业的潮流,微软和dell起步的时候都把蓝色巨人作为追赶的目标。蓝色巨人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整个IT行业甚至整个商业世界的神经。事实上,IBM本身几乎就是个完美的重构典范。从最开始的大型商务机器制造商,到全方位硬件产品线的提供商,再到硬件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软件集成,再到最近服务转型后的知识集成,IBM无时无刻不在重构着自己的企业,而每一次重构,都是一个全新IBM企业的诞生。
“其实中国人很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