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学道晋中书院有着习“礼”做人的深厚底蕴,开展了武术学习的课程,时刻浸透着中华民族对“礼”的深厚情结。
“学拳先习礼”、“为武师,须教礼”,中国武术素有重礼节、讲礼法的传统。武礼是武术活动中礼节的一种重要标志,亦是习武者品德修养和武功素养的重要体现之一,历来为武术界所看重。
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抱拳礼”中提炼、规范、统一得来的“抱拳礼”,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礼法之一,并被赋予新的含义:即左手为掌,四海为家莫称大;右手是拳,以武会友皆兄弟;两手环抱胸前手心向外前推,意在严以律己,宽容他人的品格。因此,一个看似简单的抱拳礼,其中真切地蕴涵了深刻的武术精神,起着规范行为举止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武术教学活动中,无论课前课后的师生问候,还是切磋交流、教学考核等都须互敬“抱拳礼”,以此让学生加深对武术“抱拳礼”的动作内涵与文化底蕴的领悟。引导他们从我做起,学习友好相处、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从而反思自己“唯我独尊”、“对他人漠不关心”等自私心态;同时还引导他们不因环境变化而失去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懂得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从而启发与培育学生新时期民族精神的新思想,最终起到树人、立人、正人的作用。
学会做事,首先要充分发展个人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在的学生大部分生活自理、社会交往以及处理事件的能力较显薄弱,有的甚至还在依赖父母长辈,具体表现在: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意做;缺少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等,这对于将来走向社会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为此,武术教学采用了武德教育特点,使学生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武德的外延与内涵,在段位技能不断晋级的同时,让学生道德品质不断得到提升。强调勤习武善交心,突出体育人文作用,使学生通过武术技能的学习懂得中华传统美德,明白与人共事不妨碍别人,要处处给人以方便的道理;要做到先人后己,舍己为人;还要做到用以理服人、讲究诚信的武术精神去感化他人,学会做事,树立“以德服人才是真本事”的信念。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其武术本身的精神内涵对我们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北京新学道晋中书院正是在时刻努力践行这些武术精神,愿我们的孩子不仅在习武中强健体魄,更有独具魅力的武术精神!
采编:艺体组、白沁奇
校对:赵鑫
信息中心综合整理
感谢各位家长对北京新学道晋中书院的信任与支持。在此,我们真诚地向广大家长和亲爱的孩子说一句:相信你选择的,选择你相信的!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相信的价值!欢迎各位家长朋友走进新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