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车厘子,年轻人应该都不陌生,这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小红果算是水果中的贵族了。不过由于这种水果大多依赖进口,所以价格一直比较昂贵。但是现在依托现代农业技术,如今在晋中国家农高区里,车厘子已经落地生根,不光是车厘子,很多过去无法在北方种植的鲜果,如今都开始在这里生长。
在晋中国家农高区的一个大棚内,最先进的单杆种植与我们以往所看到的传统车厘子树不太一样,它的果实会围绕主干盘旋上升,这样产量就足足翻了一番。而像这样的高端果蔬,在晋中国家农高区仅一家示范园就有30多个品种试种成功,技术人员不断利用最先进的农科成果,让外来的品种在山西落地生根。
作为全国特色农业大省,近年来我省转型农业发展的成绩有目共睹,年山西晋中诞生了继陕西、山东、江苏之后的第4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从山西农谷到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业发展一步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山西农谷*工委书记、太谷区委书记刘伟国家层面上支持了1个亿的专项资金,而且正在构架个亿的科技产业基金,特别是优先申报国家级的科技项目,也构架了省部共建的重点实验室。省市两级出资出力保媒拉纤,18个亿的省级产业资金平台,为农谷争取到了不少大项目,也使得众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向农高区聚集。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二级调研员张绚我们帮助太谷争取到了太谷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同时还帮助太谷成功申建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今年我们在农谷布局了十大产业集群,有机旱作杂粮的生产基地将予以重点扶持。国家农高区首先具有国家的战略定位,而借助山西的优势资源打造起来的山西农谷如何借助大平台玩出山西特色,则是太谷区最花心思的地方了。
山西农谷*工委书记、太谷区委书记刘伟总书记提到山西的农业出路在“特”和“优”,我们就有很特优的小杂粮资源,占到全国70%的产量。但是长年以来由于小、散、不集聚、没有品牌,所以我们整个的产量、科技能力和品牌效益都没有得到体现。全球第一大植保公司、第三大种业公司先正达,就被山西农谷的各种优势资源吸引而来,平米的荷兰现代化温室,0平米的以色列现代化玻璃温室,50亩可移动膜结构日光温室。在这里进行种植的37个外来品种,实打实的帮助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二级调研员张绚
龙头企业越多,产业链也就越丰富,产业的带动性就越强,产业集群的辐射力度就越大,其中就包括农谷的喜蓉糕点,它带动上下游企业5家,带动当地农民合作社8家,带动农户户。
此外,为了让山西农谷更好的走出去,让山西品牌在全国遍地开花,省农业农村厅积极牵线搭桥,实现了山西农谷与深圳食品谷的双谷联动,这也就意味着山西的优质农产品可以直接对接深圳的商超,打入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当中了。
让山西农民享受到实惠,让山西品牌走出去,除了*策的不断扶持,农科企业的头雁带动,还离不开技术人才的引进。在晋中国家农高区的澳大利亚归国博士尚勇进,就赶上了山西农谷百人引进计划,加入到了山西农谷的建设当中。
巨鑫科技研发中心主任尚勇进
我是山西人,我很愿意建设自己的家乡,正好山西农谷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需要人需要技术。
尚博士带领团队研究出了植物脱*快繁技术,并将此技术运用到了草莓、马铃薯等山西农谷常见的农作物种植当中,大大带动了当地种植业的发展。
为了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农高区配备人才公寓套,建设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农业设施装备研究中心、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等10大创新平台,落地9家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5家。目前已经柔性引进了院士12名,百人计划、千人计划等人才名,为山西农谷的发展源源不断注入内生动力。
山西农谷*工委书记、太谷区委书记刘伟
人才是农高区建设非常关键和重要的一个抓手,山西农谷也制定了10条专门的、量身定做的人才*策,来支持人才向农高区集聚。再一个就是通过支持企业去引进人才。
企业背后是团队,团队背后便是一批批人才。意识到这一点,太谷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策,通过企业吸引人才,希望让山西农谷依靠人才高地发展为科技之谷、创新之谷、产业之谷。
山西农谷*工委书记、太谷区委书记刘伟
未来的农谷,未来的晋中国家农高区一定是各种创新要素充分集聚、各种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高端的产业实行集群化的发展,蹚出一条山西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来源: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文章精选1、山西农业:贯通产学研走好“特”“优”路
2、怀化市创农工作组到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考察
3、山西农谷*工委会议召开
4、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