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丛台区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活动感文化之美品
TUhjnbcbe - 2021/3/31 0:08:00
北京中科刘文斌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寻觅,寻觅,寻觅冬日的歌,冬日的诗;求索,求索,求索教学之路,教研之路。

走进,开启新的学习之旅。1月24日晚7:30,丛台区全体数学老师,在教研室的引领下,相约“研师三人行”,走进浙江师范大学附属金山小学,以《以数学文化形成概念脉络》为主题,对《数的产生》、《十进制的延伸与拓展》、《半斤八两》这三节课进行重构的研讨,体味数的产生带来的独特的文化味道。

岳增成博士在讲座《数学学习跨不过去的坎》中指出:学生跨不过去的坎,也在教师教学遇到的坎。而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可以提供背景性知识、提供应用性情境、拓展数学思维与方法、促进数学与文化交融、体验文化实践。思维与文化交融的课堂,让思维具有文化性,让文化具有思维的含量。所以以数学文化形成概念脉络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丁俊杰老师从《探寻数学文化形成概念脉络》为主题,从《数的产生》这节课“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和目标。本节课旨在从数值多元表征的探索和比较中,认识到用抽象符号表示数量的优越性,初步了解和理解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关键和优势。

谢晓春老师的《十进制的延伸和扩展》用一条时间线,串连起了远古记数法、年以前*帝和蚩尤部落十进制的启蒙、商朝时候13个甲骨文记数符号、现在四位一级的计算方式,清晰地形成了十进制的延伸、扩展脉络。

赵文琦老师的《半斤八两的研究》从半斤八两的故事引入,借助一面传统算盘和一个十六进制的计数器,认识、了解十六进制,并进一步感受生活中更多的进制。

三堂课的重构思考以“位值制”为切入点,以数学文化形成数学概念脉络为主题,打造了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数学文化序列:低段,位值制启蒙——数的产生及位值制的出现;中段,位值制的拓展的延伸——大数的认识,数级的产生;高段,其它进制的了解——位值与进制是多元的,根据生活需要,使用不同的进制。

全区小学数学教师全程参与了直播活动,仔细聆听,认真收看学习,记录下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学习活动后,各学校马上组织教师进行了在线研讨,然后说说学习研讨后的收获。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记录着丛台教育人的努力和付出,也是我们自身的蜕变和升华。教研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它的影响和启发都是深远的。本次网络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对于如何以文化人,以数育人有了新的认识,思维的碰撞,智慧的集结,名师的答疑解惑,都让我们收获满满,教学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

THEEND

图文:教研室

编辑:裴欢欢

校对:刘瑶

审核:姜延彬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丛台区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活动感文化之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