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一带有句俗语:“十里乡谈不一般。”
你可能会有点诧异,不是“十里乡俗不一般?”,一字之差,其内容就有了不同,因为我们晋中地带,除了生活习惯方面,就是习俗。说话也不尽相同。
榆次东面有个镇甸叫长凝,本地人自豪地说”东长凝的茄子西长凝的蒜,相里的女儿不用看”。长凝本地人发音“张黎”拼音为zhangli,相去甚远。如果你不在本地或对那里相当了解,可能听得这两字在地图上都找不见。
还有邻近的太谷县有个地名叫水秀,多有意境,山青水秀。但本地人却不这么读,他们发音符散,拼音读fusan,你要是不熟悉能知就里?
更有意思的晋中一出紧挨的武乡县,城东有个墨灯的地名。本地人读木凳,拼音mudeng。你想啊,谁也喜欢灯光明亮,他们要想墨汁一样黑,怎看清楚?
这就是所谓“谈”。讲话地域性强,大概在方圆十里就不同了。
武乡东的左权县,至今保留了古汉语的个别用法,把父亲不叫爸爸,而读“爷”。如果你还记得《木兰辞》里的“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爷就是指父亲,这种用法在山西也可能绝无仅有了。
他们说:”爷,回家吃饭了。”
你会觉得怪怪的,他爷爷的岁数不大,到像是爸爸。这误会可闹大了。
山西晋南一个说,念出来有好几种读法,万荣一带是xue,同薛,临汾翼城读fe,音类似服;到北些的洪洞,又成了非。
可够那些研究地方语言的琢磨老长时间了。
有点意思吧?
年4月7日中午于单位
龙城愚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