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课程的时代强音晋中市新课程理念研讨活
TUhjnbcbe - 2021/6/19 20:52:00

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遴选建立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的通知》教育厅函﹝﹞8号,文件指出年和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省份率先启动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围绕重点工作任务探索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有效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和薄弱学校做好课程教材实施工作,同时形成一批典型经验,为全面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奠定良好基础。

年3月20日,晋中市新课程交流线上研讨会如期举行,来自北京、山东、江苏等地的9位专家线上开展专题指导,帮助学校和老师厘清思路,明确目标,进一步学习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使教师能够基于“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教学设计理念,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高效课堂建设的有效策略,快速、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

各学科教师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开展教学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学习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教材指导课堂教学;通过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线索的任务驱动式、互动交流式、经验共享式研修,使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主论坛

主论坛会议由市局戴主任主持,首先,晋中市教育局副局长贺利捷致辞,对本次线上培训提出了希望与要求。之后,平遥中学教研主任李祖桐,左权中学副校长张宪昌,灵石一中副校长刘勇分别做了经验交流,三位老师依次介绍了各自学校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以及具体措施,内容详尽,反响热烈。接着,来自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校的田成良专家为全市高中教师带来了《抓改革机遇、育时代新人、谋学校发展》的精彩分享,田老师对三位老师的交流内容做了细致具体的点评,对我市新课程改革的举措做出了评价,进而提出了下一步教学的建议:制定课程推进计划,转变理念,体现育人精神。

语文学科论坛

语文学科分论坛由市局闫智敏老师主持。五位一线教师分享了新教材教学实践的体会。

榆次一中的陈力萍老师从假期的深度学习培训谈起,展示了她带领的学科组的课改成果——必修上册部分单元学习任务,并提出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榆社中学苏宝银老师则从深度学习的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新课程颠覆旧教材的不同教法与学法,“学生为主、落实为王”;

山大附中晋中学校刘凤琴老师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不一样的理解,她带来的《赤壁赋》系列的群文教学案例,有创新、有拓展,最大限度地启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思考能力;

介休一中的侯滟老师分享了本学科组的备研教材的过程,展示了丰富的单元学习活动,并对传统课堂进行反思,提出了新课程是要将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并让学生心神愉悦的课堂思路;

介休十中的宋爱卿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探讨了深度学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陈兴才教授对五位老师交流分享分别做了点评,肯定了我市的教改成果,解读了“深度学习”的三中心——学习者、文本、读者,并对新课程中的“单篇精讲”进行深度分享,解读并为语文教师带来了单元任务的具体活动展示,为全市语文教师带来学科的“饕餮盛宴”。

最后,闫智敏老师做出总结,感谢陈兴才老师对我市语文教学高屋建瓴的指导,并指出新课程为我们既带来了挑战,又带来了机遇,希望全市的语文教师能戮力同心,迎接新课程的春天。也希望有机会能请入更多的课改专家来指导我市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数学学科论坛

以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为宗旨,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背景,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突破口,数学学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线上活动。

寿阳一中李娜老师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题,提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辨”环节,在探究“意识(发现问题)--冲突--平衡--再冲突--再平衡--再循环”中得到强化,在反思中得到方法,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实例剖析,论证实践了如何带领学生发现“鱼”并得到“渔”。

太谷中学高娟老师的《尝试单元设计理念下的例题设计》,对平面向量的单元设计进行了科学论证,以数学知识系统化为目标,对概念的产生追源溯本,给老师们今后如何集体备课、怎么备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太谷二中张秀勤老师以《实操新教材的一些感想》为题,介绍了新教材的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从教材层面分析了如何体现新教学理念,提出新课改下的“两条原则”:不求每位学生同步发展,但求每位学生都能发展;不求人人都能升学成才,但求个个都能成长成人。“八让学生”:目标让学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课本让学生阅读,疑惑让学生提出。新知让学生发现,重点让学生感悟。内容让学生归纳,学法让学生提炼。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正高级特级教师朱占奎老师全面深刻地对三位教师的发言做了点评,高屋建瓴,分析透彻,充分肯定了三位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对我市课改培训和老师们的课改意识大加赞赏,线上交流会取得预期效果。

英语学科论坛

英语学科线上交流研讨展示活动共三项内容:

1.三位一线老师做了使用新教材的体会发言,太谷中学王国丽老师以悟引思,开展读后续写的活动。昔阳中学杨志英老师,注重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现多维度整合和训练。山大附中晋中学校李淘老师对比新旧教材,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各自特点。他们的发言可谓是一场头脑风暴。

2.江苏省特级教师葛春生老师对三位教师的交流进行了点评,并就新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3.晋中市教研员张凤琴老师针对老师们对新教材使用存在的困惑提出了五条建议。她希望大家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努力做到教学相长。

*治学科论坛

*治学科聚焦新课程,开展新课程理念展示研讨交流活动在分科论坛进行,我市高一*治教师参加了本次线上交流,榆次二中郑鹏老师主持活动并进行总结。

本次活动,先由昔阳中学毛丽萍老师和平遥中学胡志清老师就新课程感悟、困惑以及今后学科教学做了分享交流。接着邀请学科专家高保卫老师做了点评及指导,高老师从试题入手,深刻讲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时间虽短,却对老师们很有启发。

参加直播的*治学科教师一致认为本次活动及时、解渴,受益匪浅。

历史学科论坛

历史分会场异彩纷呈。全市高一历史学科教师相聚云端,交流切磋新教材使用和新课堂教学实施情况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及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张宝霞、郭鑫等十位教师畅谈了教学中的困惑与心得,北京市特级教师宋景田老师从历史哲学、历史思维、历史逻辑三个角度,给予了我们具体的指导;并对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特别是建议我们平时的课堂观察,应该注重历史学科的美学视角、科学视角、技术视角、心理视角。

宋老师的点评和指导使所有参会教师受益匪浅,他为我们进一步使用新教材和落实新课程理念提供了很多的方法。

地理学科论坛

晋中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教师进行了新课程理念线上交流研讨活动,活动由市教研室地理教研员尹宏伟老师主持。来自全市七所中学的地理教师代表交流了新教材使用和新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分享了新课程理念的思考和困惑。

榆次一中的王建凯老师分享了如何深度学习和落实核心素养;太谷中学的郑婷老师以《热力环流》为例,分享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思路;昔阳中学的杨凯杰老师分享了问题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左权中学校的刘旭东老师分享了大单元设计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榆社中学的马春青老师分享了《河漫滩》这一部分知识的课时设计;平遥中学的王倩老师分享了构建任务驱动课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科素养;祁县中学的李朝霞老师分享了用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实现学科素养落地。

江苏省教学名师——刘霞老师对我市课堂教学实施过程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对教师在使用新教材中的疑问进行了解答。

会议最后,尹老师作总结发言。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并对接下来各学校的教学和课程设计提出要求。

物理学科论坛

在教研室武建*老师的组织下物理分会场开展了一场深入的交流学习。

来自榆次一中、太谷中学、和顺一中的物理学科组,与大家交流了对新教材、新课程、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等方面的思考和经验。

北京市特级教师田成良老师对教师发言做了点评,并以《圆周运动》单元为例具体指导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深度学习的理念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化学学科论坛

梁银生老师代表太谷中学重点谈了项目式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体会;牛春杰老师代表榆次二中谈了深度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体会;郝素莲老师代表昔阳中学交流了新高考新课改的感悟;王亭老师代表左权中学交流了优化课堂效率、提升课堂质量的感悟。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葛继宁老师从教学评价和深度学习两个方面入手,为参会人员作了细致的讲解和培训,并和梁、牛两位老师进行了现场交流,给与了具体指导。

生物学科论坛

平遥中学雷晓敏汇报了团队新课程理念和新课堂操作感悟、灵石一中渠秀琴老师介绍了灵石一中自主、合作、展示、探究、课堂教学的典型操作案例。昔阳中学田红莉老师给全市高一生物教师展示该校情境教学法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上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有祥老师给交流教师做了点评指导,之后为生物教师做了《基于单元视角解读教学行为设计》的培训,在概念教学法上做了示范和引导。

岳丽老师代表市教研室感谢周有祥老师给三位展示教师的指导和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并盛赞周老师的培训给晋中教师带来豁然开朗和醍醐灌顶的感悟和收获。

岳丽老师强调指出,在新课改的路上,在新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我们的问题还有很多,没有一个现成的答案,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基于学情的新课堂教学结构的组织建构和实施评价。希望后期能在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和组织有意义的活动上不断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更加坚定。

教改的春天如期而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相信,在通往未来的路上,始终不缺少结伴同行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课程的时代强音晋中市新课程理念研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