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晋中市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观摩研讨与培训交流会在榆次一中举行。此次活动是由宏程教育与晋中市教研室联合主办,晋中市生物学科基地协同学校榆次一中教研室承办,旨在积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引领广大生物教师探索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单元设计、基于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新课堂教学范式。
北京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周有祥老师和晋中市教研室副主任、生物教研员岳丽老师莅临指导。来自晋中市各学校、教研单位的近名生物教师参加了活动。活动分为专家示范课、同课异构、专家评课、专题讲座、颁发证书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专家示范全国著名生物特级教师周有祥作为生物教学专家展示了必修2第4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一课时)的示范课。周老师提前给学生下发了学习任务单,让学生根据任务单进行了预习。在任务单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周老师将一节内容置于“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大的主题之下,强化整体结构、突出大单元教学理念。课堂上,周老师以创设荧光鼠、荧光猪的真实情境,引出基因、蛋白质、性状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发认知冲突,细胞核中的基因指导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如何突破空间阻隔?接下来,以科学史为主线,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不断产生冲突、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分析实验,最终,将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的存在、产生、作用一一揭示清楚,最后归纳了转录的相关内容。整堂课,看似朴实无华,认真体会才能感受到周老师的高屋建瓴,这是有利于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是着眼于学生长远发展、终身学习的教学。科学史的内容,人教版教材上并没有,但周老师重点指出,新课程理念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源,这样一是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助于后续的应用;二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三是可以在科学史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周老师的示范课,让学生们在环环相扣的任务中提升了素养和能力,让老师们看到了结构化思维的课堂和一位胸有成竹的课堂引领者,这样的一堂课,学生和听课教师都受益良多!第二环节同课异构本环节为同课异构,晋华中学王玉燕、太谷二中武兴翠、榆次一中巩林芝三位生物教师分别展示必修2第4章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1课时)。晋华中学王玉燕老师以转基因棉花这一真实情境,引出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之间的关系,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假说-演绎”的思路引导学生探究mRNA的存在,再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获取处理信息的过程,整理转录的相关内容,最后通过练习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结构完整、环环相扣,最后癌症治疗新思路的思考将知识学习落实到了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太谷二中武兴翠老师以利用大肠杆菌制备人类胰岛素的真实情境为例,在分析这一方法可行性及其理由的大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进入了新内容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RNA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RNA做信使的有利条件过程中,渗透“物质-能量-信息”相统一的生命观念;在转录过程的模型构建过程当中,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榆次一中巩林芝老师结合时下全世界正在经历的新冠疫情,利用新冠疫苗的情境导入教学,引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细胞核中的基因如何指导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这一主问题之下,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完成了对mRNA的探究历程和转录部分的知识学习,在探究过程中训练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学生书写DNA、RNA片段到的碱基序列过程中评价学习的效果,通过癌症治疗的新思路和mRNA新冠疫苗呼应了开头,落实了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整节课的教学有意识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落实生物学的学科核心素养。三节观摩课各有所长,风格迥异,充分体现了当前新课程倡导的立德树人、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等新理念、新思想、新策略、新方法。第三环节说课评课展示课后,做课的三位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了说明,北京市特级教师周有祥老师、晋中市教育局岳丽老师、榆次一中崔伟香老师分别对三节课进行了分析和点评。周有祥老师没有逐一评价三位老师的课,而是高站位,从更高的层次高屋建瓴地指出未来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周老师说,教学中,我们应该理论联系实证,生物学科的内容多是经过大量实验证实的,科学史的分析是非常好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素材,应该充分利用。周老师还指出,教师应该从整体的视角去分析每一节的内容,课堂评价标准的设计要与课标中的学业水平质量标准相结合。岳丽老师为老师们简单介绍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含义及方法,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模式,对晋中市的生物教师提出了期望。崔伟香老师指出,提供这次观摩课的三位教师,功底扎实、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理念创新,都具有“大单元”的教学理念,注重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课堂教学反映了三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课标意识、情境意识、主题意识和学情意识,有意识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最后,崔老师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第四环节专家讲座周有祥老师做了题为《基于理解的单元教学活动课时设计》的讲座。这次讲座,周老师反常规,不是理论讲解,而是实实在在利用自己设计的两个具体的学习任务单,基于单元视角为大家详细解读教学设计,从课标的分析,核心概念、重要概念、次位概念的解读,一般概念的确立,帮助老师们进行单元主题的确立。通过分析自己设计学习任务,周老师带领老师们体会如何利用课本内容、科学史的材料设计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在讲座的最后,周老师指出,教学中一定要注意:1、学生活动的时间和话语权要保证
2、要设计好学生的学习任务单
3、注意板书的设计,从模型到生成
4、把控PPT的运用,为我所用,而不是为用而用
5、做好课堂的观察与发现
第五环节颁发证书主体活动结束后,榆次一中侯西强校长亲临活动现场,为讲座专家、评课专家、做课教师颁发证书。晋中市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观摩研讨与培训交流会的举办,为全市生物老师进一步探索新课程教学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与会老师都表示此次活动环节多样、内容充实、节奏紧凑、务实高效,期待今后有更多的机会走出来参与这样的专业研修活动,同专家、学者和名师多交流、多沟通,并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为晋中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