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成立大会在太谷宾
TUhjnbcbe - 2021/7/30 22:02: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简讯

年7月27日,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成立大会在太谷宾馆举行,该区楹联爱好者30余人参加。太谷区*协副主席武卫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区文联主席白继艳,区老干部局局长杨丕梁,区作协主席李昌福,区诗词学会会长陈庆义,著名诗人姚宏伟等领导、学者莅临现场指导工作。太谷电视台等当地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实时报道。

围绕把晋中创建成“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这一目标,经相关部门批准,晋中市楹联协会一届三次会议研究,决定在全市11个县(市、区)组建成立楹联办事处,主要任务是:作为市楹协派出机构,在当地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承办楹联相关事宜。大会由市楹联协会副会长王才才主持,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巧叶宣读市楹字〔〕02—02号《关于孙映东等同志任职的通知》,副会长朱玉兴就“平川五县”楹联工作作指导性安排,新任办事处主任孙映东作表态发言。

在会上,市楹联协会会长李荣辉提出实施“七个一”工程设想,即:围绕一个目标,建立一套档案,培养一支队伍,开辟一块基地,办好一个赛事,编纂一本书籍,打造一座平台。太谷是第五个举行成立大会的区(县、市),其他县成立大会将陆续召开。

(市楹办)

为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国楹联文化教育基地”而奋力拼搏

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主任孙映东

尊敬的晋中市楹联协会李荣辉会长、王才才副会长、赵巧叶副会长、朱玉兴副会长、李昌福顾问,尊敬的太谷*协武卫东副主席、尊敬的太谷宣传部副部长、太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白继艳主席,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文友、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诗联媲美诵乌马;山水抒情歌凤凰。在这夏秋相邻、五谷茂盛、百果飘香的季节,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成立大会在我们杏庐诗社胜利召开,从此晋商故里又多了一处斯文荟萃之地,乌马河畔白塔脚下又增添了一处楹联爱好者的抒情酬志之家。我作为楹联办事处主任,深表祝贺,倍感欣慰。此时此刻,我特别感谢晋中市楹联协会对太谷楹联工作的领导和扶植,特别感谢太谷*协、太谷宣传部、太谷文联的领导同志对楹联工作的支持、鼓励和帮助,特别感谢太谷作家协会李昌福会长、太谷诗词学会陈庆义会长、晋中诗歌协会姚宏伟会长、山西作协晋中诗歌工委杨丕梁主任对太谷楹联工作的大力支持帮助,特别感谢太谷诗词楹联学会、太谷古韵沙龙、太谷杏庐诗社历年来打下的深厚的文学基础,感谢太谷杏庐诗社诸位老师的刻苦精神和无私奉献,感谢社会各界友人对楹联事业的特别厚爱!感谢大家!楹联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独特载体,是我们抒发家国情怀,培养审美情操,提升文化素养的有效形式。千百年来,楹联以其普及性广,易诵易记,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特点,深深地植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嵌入在有识之士的思想和情感里。传承晋商文化,为新时代服务,是我们文学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作为晋中楹联学会太谷办事处的主任,将身体力行,不辱使命,做好领头雁,当好排头兵,充分调动广大联友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创作热情投入到楹联创作中来,给晋中楹联太谷办事处这块牌子增光添彩。同时用人格和作品去影响和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楹联创作队伍中来,使金太谷焕发岀更加靓丽的光芒。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入乡村、机关、学校和企业,挖掘金谷文明发展史,讴歌金谷开拓创新精神和脱贫攻坚举措。大力宣传*的方针*策,把传承金太谷优秀文化与先进的创新思维接轨,努力提升楹联会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楹联的文学水平推向新的高度。二、太谷秧歌、形意拳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震全国,响誉世界,为我们撰写楹联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艺术积淀。我们一定借助好这个平台优势,充分激发创作灵感,继续打造楹联文化阵地,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向世人再展我们金太谷的雄风。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学习深造。通过自我培训、练笔的方式,夯实楹联功底。积极定期组织大家系统学习、实地采风、主题征联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楹联的宣传力度和文体的实用价值。四、建立自己的楹联文化档案,不失时机翻阅交流,使联友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多地体会到楹联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奥妙含义。积极组织联友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树立家国情怀,增强个人素养,提升楹联创作水平。五、认真贯彻落实晋中市楹联协会工作会议精神,严格遵守晋中市楹联协会各项规章制度,在晋中楹联协会和太谷文联的领导下,真正建设一支*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强有力的楹联队伍。积极参与各级、各部门的征联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扬长避短,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各位领导,各位文友;箕城古邑,千年古迹成酣梦;农谷高行,百里高楼得久瞻。我们相信,奋斗的未来一定美好。今天我们又有了“荣辉共舞珍珠树;继艳齐飞玳瑁梁”这般美好景象。让我们共同为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国楹联文化教育基地”撰写脍炙人口、流传千载的名联佳作,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奋力拼搏吧!谢谢大家!

在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太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区文联主席白继艳

尊敬的李会长及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相聚一起,共同庆祝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的成立,这是我区文艺界的一件大事和喜事,在此,我代表区文联和全区的文艺工作者,对办事处的成立表示祝贺,特别要向亲临这次会议的李会长、王会长、赵会长、朱会长及与会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楹联:“一对乾坤行万里,两联日月望千年”,这句话道出了楹联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楹联文化长盛不衰,证明楹联是最具有活力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处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楹联已经深深渗透在人们的精神和生活里,这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所在。所以作为文艺工作者,坚守、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和楹联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正是基于这种使命,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太谷楹联界的各位老师怀着对楹联事业的深厚情怀,凝心聚力、乐于奉献,在楹联文化的创作宣传、知识的普及、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区楹联事业的长远发展积淀了基础。

如果说,过去我们太谷楹联事业是在沉潜积蓄,那么今天办事处的成立让我们融入晋中市这样一个更广阔的舞台,我想今后太谷楹联事业的发展一定会实现从“沉潜积蓄”向“蓄势勃发”的飞跃。所以,我希望我们太谷办事处以今天为新的起点,在市李会长的带领和指导下,趁着我们处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美好时代,借助我们坚实的工作基础,紧扣发展脉搏,坚持守正创新,服务人民群众、多出精品力作,尤其要做好楹联文化的普及和传承工作,充分发挥出楹联文化启迪心智、振奋精神的作用,为太谷各项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让楹联在中国梦里绽放出新的光芒——在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太谷区*协副主席武卫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为着一个共同的爱好和梦想汇聚一堂,庆祝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的成立。在座的都是在诗词、楹联上有着浓厚兴趣和极高造诣的专家和学者,非常荣幸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与大家共同探讨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爱好,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与大家分享一下对于发扬传统、展示时代声音的愿望。

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对联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中国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诗词、楹联、书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热爱。诗词楹联艺术是中国最伟大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泱泱中华年来的历史瑰宝。处在这一全新历史时期的我们,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品位,发扬和传承历史文化,是不可逃避的历史责任。

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只有把分散的爱好者联合起来,共同发展诗词楹联艺术,才能形成一种规模和效果,今天,为了使楹联事业健康发展、造福人民,共同组成了和睦友爱的大家庭。在此我首先向晋中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希望各位热爱楹联创作的朋友们,在李会长的精心带领下,朝着楹联文化先进城市和楹联先进文化基地的目标不断向前迈进,让楹联在中国梦里绽放出新的光芒。

谢谢大家!

“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今天成立了!(站立者:孙映东)

晋中市楹联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巧叶

晋中市楹联协会副会长朱玉兴

晋中市楹联协会副会长王才才

在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晋中市楹联协会书记、会长李荣辉

尊敬的武主席、白部长、杨局长、姚会长好,大家好!

“金太谷,银祁县,吃米吃面榆次县”,这是晋中大地流传很广的一句名言,也是被历代仁人志士所认可的一种社会发展现象,充分说明我们太谷是一个富饶之地,文明之乡。按照总体安排,今天我们相聚在这文明之地,见证“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成立,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事件,它必将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县域楹联文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把今天的会议开好,以李昌福先生为核心的全体同仁做了精心准备。县*协武主席,县委宣传部白部长,县老干局杨局长等领导,百忙之中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方向,为大家加油鼓劲。孙映东先生不畏艰难,勇于担当,挑起了太谷楹联办事处的重担,在推动太谷楹联文化发展工作中奋力拼搏,成绩斐然。对此,我代表晋中市楹联协会对大家的辛劳,对大家的真诚,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去年以来,我三次来太谷,来太谷最大的感受是“大家酷似一家,亲如兄弟”,这是我们太谷独有的风景,如金子般珍贵,“金太谷”名副其实。

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成员,相对于诗词书画艺术,楹联是大众文化,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大家深有感触,红白喜事,佳节庆典,机关校园,社区店铺,楹联文化无处不在!为此,可以得出结论:楹联是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形式,做好楹联文化工程,责任重大,意义非凡。目前,文化界有一种说法:像唐诗、宋词、元曲那样,楹联也会“高点”出现,有人预言这个高点将会在近年到来,我们共同期待。今天太谷楹联办事处成立,有可能是我们走向高点所迈出的第一步,为了把今后的步子走稳,走扎实,使这个高点来的快一些,我讲几点意见,不妥之处敬请诸位名家批评指正。简单说就是在今后要做好“七个一”工程。

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要记在心里,落在实处,也就是说,所有一切要围绕把晋中市创建成“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这个目标展开,与此同时,各县也可独立效仿,创建自己的“中国楹联文化城市”。

一套档案。就是要从一开始,就十分注意把楹联活动的痕迹记录下来,保存下来,可以用“楹联办事处台账”的方式,以年度为单位,一年一张表,每月一更新,一目了然,方便实用,把那些该记录下来的内容一件不落记录存档。

一支队伍。没有“人”什么都做不成,一个县最少应该培养:名县会员,50名市会员,20名省会员,5名国家会员。应该经常举办一些培训,平遥、灵石等县起步早,成绩斐然,太谷也非常努力,倾心倾力,这与每位同志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希望继续。

一块基地。目前,祁县乔家大院、榆次官道巷已经成为市楹联创作基地,效果很好,太谷也可效仿,校园、社区、机关、企业、乡村、景点都可成为“楹联文化教育基地”或“创作基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

一项赛事。没有形式,就谈不上内容,各县办事处每年最少举办一次楹联赛事,规模可因地制宜,可大可小。没有经费发奖金,就发个荣誉证书,其实大家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本书籍。即《中国楹联集成·晋中卷》,这是国家项目,阳泉等市已经高质量完成,为了成就这一千秋大业,在前段市楹联一届三次会议上,通过各位理事的努力,表决通过了编纂这本《集成》的决议,既然我们通过了,那就扎扎实实去做,具体到各县,就是要把当地历代名家名联全部收集整理,编纂成册,有了各县小集成,才能有全市大集成,其实一些县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榆次已经出版,灵石景点部分也已面世,寿阳已经收集整理了大部分资料,希望早日看到太谷作品问世。

一座平台。眼下出手最快、受众最广、效果最好的文化传播形式应该是“

1
查看完整版本: 晋中市楹联协会太谷办事处成立大会在太谷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