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八月十五,山西人的别样情愫与民俗
TUhjnbcbe - 2021/8/13 21:39:00
白癜风是否会传染 http://pf.39.net/bdfyy/zjdy/151107/4722919.html

八月十五是团圆的日子,山西人特别重视,全家人在一起吃顿饭(晋北人多为羊肉馅饺子),出门在外的人要在当天*昏前赶回家,晚上一起祭拜月神。在山西农村,祭月的场所大部分选在室外,幽静的四合院,皓月当空、清辉皑皑、微风徐来、虫鸣阵阵,颇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韵。在院子东面摆上供桌,上置月神画像,再摆上供品等。

香炉中芸香袅袅,烛台上偶烛施明。全家以年长者为首肃立于庭院中,抬头仰望明月,主拜者跪下磕头,口诵《祭月歌》之类的词句。当月光照临桌上的供品,便表示月神已受领了这份情谊,于是众人便焚烧裱纸,皆大欢喜。

老百姓祭月时的月神图像,山西人叫“月光马儿”

月饼,是中秋节最重要的吃食。但山西人的月饼却有两大类,一类是用来食用的普通月饼,另一类则是祭月月饼,也称为团圆月饼。祭月月饼讲究四个一斤,意喻“四平八稳,对称和谐”。在晋西北,祭月月饼是从大到小的一套月饼,摞起来像一座宝塔,顶上为一枚桃形月饼。

在较早以前山西农村,各家都会“打月饼”,打月饼所用木质模具,山西人叫做“月饼模子”。晋南一带打月饼通常以温水和面,而晋北神池一带则以胡麻油和面。月饼馅有红枣、核桃、豆类、果脯、红糖等材料。“打月饼”时,先将馅儿包在面饼里,再将面饼坯子放入“月饼模子”中,用力压实,然后朝下用巧劲将月饼敲出,精美且富有美好寓意的花纹便印在了面饼上,再经过烘烤至熟即成。

正在雕刻的“月饼模子”,以枣木材质为优

西瓜,其音为“喜”,其形为“圆”,其瓤为“红”,其子为“多”。山西人选用西瓜作为祭拜月神的供品之一,表达着团团圆圆、欢欢喜喜、红红火火、兴兴旺旺的美好意愿。在晋南一带,民间流传着凶猛野兽八月十五出来伤人的传说,西瓜便是野兽的头,人们借吃西瓜(兽头)以震慑野兽。

八月十五,选摘嫩*连杆的毛豆,煮熟后色泽金*,清香四溢,据说是月宫中玉兔的最爱。在晋西北,用嫩玉米棒子代替毛豆,其用意与毛豆相似,都是为供奉玉兔准备的。

圆圆的西瓜,代表着山西人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景

葡萄是晋中、太原一带的特产,《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故里清徐更被称为“葡萄之乡”。葡萄恰在中秋时分成熟,其藤蔓枝繁叶茂,果实晶莹剔透,在民间被视为多子多福、兴旺发达的象征物,用葡萄祭月也是山西人久远的风俗传承。

葡萄是祭月的上好供品

在祭月仪式结束后,全家人便围坐起来,聊天赏月,共享祭品,将一块大月饼按全家人数分切成小块,每人一份。若有外出未能归来的人,还会特意留一份,待其归来时食用。

参考文献:山西民俗摭拾聂元龙图片来源网络

三晋游子

山西人的掌上精品读本

传承大美山西文化之瑰宝

推动悠悠三晋文化之觉醒

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八月十五,山西人的别样情愫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