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地区灵石县境内的张蒿村。
介子推庙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名士介子推而建。
晋中市灵石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介林为晋国大夫、乡贤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之地,是中华民族“忠孝”文化发源地,其中马和“介林”,与山东“孔林”“孟林”、河南“关林”齐名,有“天下第一林”的美誉。
介庙所建处,原有母子相、母子碑。传说母子柏所生之处是介子推母子相抱被焚死之地。现在经过维护重修,设置了石柱、石墙介绍介子推生平传说。
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
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介子推庙庙前对联写道:
三晋仰忠贞立庙绵山垂德泽;
举国作寒食缅怀介公勖后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