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大利编辑:许杰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胡村镇小常村距太原40公里,晋中市榆次区张庆乡永康村,紧邻太原市小店区,地处太原市南。现在这两个村均为四千多人的大村,两村世代居住有许姓有名的大家族,自古有“南有小常,北有永康”之说,两村许姓同根同源。据推算,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就有许氏家族字辈排名。现在,在这两个村的许氏家族中,流传有“福德如永,正大光明,庆丰富景,宝泰荣昌”的十六代字辈排名。从小常村现有的许氏家族后人字辈推断,立“福德如永,正大光明”八字家谱字辈至少应在二百五六十年前。前些年,小常村“明”字辈后人去永康村寻根问祖,得到了后面八字——“庆丰富景,宝泰荣昌”的字辈排名。现在,小常村的“庆”字辈已七十多岁,“丰”字辈有五十多岁,“富”字辈也有二十多岁,而辈份最大的是“正”字辈,就是家父,已是九十二岁高龄了。从家父那里得知,我曾祖父(“如”字辈)名如海,生有六个儿子。祖父(“永”字辈)名永礼,为长子。家父这一辈(“正”字辈)有大伯、二伯、家父,名字分别是正昌、正明、正荣。“大”字辈有:大伯生有一女(梅梅)一男(喜喜),二伯生有一女(随母改嫁杨姓),家父生有五女二男,即大姐大青、二姐大明、三姐大玲、我大利、弟大连、妹大平、小弟大宏。“光”字辈有大弟生许暘,小弟生许光宇。小常村许家街的许家大门是曾祖父、祖父居住过的院落。“永和堂”是祖上的堂号。如今,在小常村常家街7号家父专门定制的红底瓷砖门匾上,金色的“永和堂”堂号还在熠熠生辉。家父告诉我们,许家是小常村第一大姓家族,曾经小常村有“东头杨,西头杨,不顶许家一大家”的说法。“永和堂”在清朝鼎盛时期,男人出入“骑的马,架的鹰”,女眷出入乘坐山羊拉的小轿车(男人乘坐的是马拉的大轿车,大小轿车都是当时稀有的胶皮车轮),好不威风。到祖父这辈已是清末和民国时期,兄弟六人都在外做生意,家里有又土地,是当地号称“买卖绞庄稼”的有钱人家。祖父许永礼一直在张家口,曾经在“裕源生”“裕源永”商号做生意,并做到了大掌柜。家国的命运是相连的。日本人侵略中国后,烧杀抢掠,祖父所在商号的整条街被放火烧光,祖父一人光身逃回小常村。当时,家父只有五六岁。之后,祖父因年迈只能以挑货郎担勉强为生,77岁寿终,家父才9岁。近些年,家父年龄越来越大时常提起许家祖辈的往事,有辉煌的,有衰落的,只因祖父去世时家父年龄太小,许氏祖辈及家族分支的情况记忆模糊,有的略知一二。家父说,小常村的许姓是从山东迁过来的,可能家谱中有记载,小常村曾有许家祠堂两座,也有完整的家谱,可是家谱在文革前家族里不知谁家办理红白喜事被请去祭拜时,被“破四旧”烧了,实在可惜。但“福德如永,正大光明”却在许氏家族中口口相传。我名大利,作为山西晋中小常村许氏“大”字辈后人,虽是女性,离开出生地小常村读高中读大学,在外地工作四十多年,但骨血和名字里终是刻录了许氏的家族密码,使我对许氏家族情结永远割舍不断。在查阅许氏族源资料时,看到山西太原郡许氏家谱信息空白,因晋中小常村和永康村地理位置和古时太原郡(今太原西南)吻合,这两村是否就是太原郡许氏正源?经与家父视频确认,小常村的许姓来自山东,且家谱已被毁。所以,山西晋中小常村和永康村的许氏祖先究竟来自何处?现在这两村的许姓后人是否就是太原郡的许氏后人?不敢妄加推断。现给“许氏宗亲交流网”呈上山西晋中小常村和永康村的“福德如永,正大光明,庆丰富景,宝泰荣昌”许氏十六字辈排名,有助于同根同源的许氏后人寻根问祖,找到自己真正的根。同祝全球的许氏正如我们山西晋中这支许氏字辈所期望的一样“福德如永正大光明庆丰富景宝泰荣昌”!请长按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