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神经外科、脑病一科、麻醉科及重症医学科在MDT理念引导下,成功完成1例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恢复满意。
韩某,男,55岁,因右侧额颞顶叶大面积急性脑梗塞于-8-5收住脑病一科,因错失溶栓和血管介入治疗时机,给予保守治疗。入院后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动态头颅CT扫描提示右侧额颞顶叶大面积急性期脑梗塞伴局灶性出血,中线结构明显移位;经神经内、外科及麻醉科联合会诊后认为系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发展性卒中、脑疝;病情危重,预后不良,去骨瓣减压指征明确,决定急行手术治疗。术前患者中度昏迷,GCS8分;左侧瞳孔直径约2mm,右侧瞳孔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迟钝;浅反射消失,左侧上、下肢肌力0级,左侧巴氏征(+);急诊在全麻下行右侧额颞顶部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历时2.5h顺利结束手术;麻醉科医护人员全程保障了患者的术中安全,术后入住重症医学科,充分发挥专科优势,最大程度纠正围手术期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术后72h意识明显好转,GCS13分;能唤醒,能简单配合查体,手术皮瓣张力不高,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Ⅰ级,左侧巴氏征(+)。
术前头颅CT
术后6天头颅CT
恶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MMCI)患者经传统保守治疗病死率高达80%,去骨瓣减压术(DC)可明显提高MMCI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年欧洲卒中组织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指南中将DC作为年龄≤60岁、发病48h内的MMCI患者治疗的A级推荐,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在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也做了类似推荐。但临床上DC在MMCI患者中使用的比例并不高,除了存活患者预后不佳阻碍着临床选择DC治疗的原因外,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理念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术后72小时,患者可自由活动
本例患者的成功救治,极大地加强了我院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了治疗计划制定的效率和效果,提高了医疗质量,同时彰显出我院团队协作能力,充分体现了为住院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多学科诊疗服务在解决疑难危重病的诊疗能力。
“白衣持甲,护佑生命,我们责无旁贷!”
供稿:外二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